停工留薪期最长是几个月

普法百科1秒前1
法律解析: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所以,停工留薪期最长可达24个月。

停工留薪期是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原工资、薪水、福利、保险等待遇不变的期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通常情况下,停工留薪期的初始时长是不超过12个月。这是综合考虑到一般工伤或职业病的治疗和恢复周期所设定的一个合理期限。在此期间,职工可以安心接受治疗,不用担心收入问题。

在实际情况中,有些职工的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12个月的时间可能不足以完成治疗和恢复。对于这种情况,法律也有相应的解决办法。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停工留薪期。但为了保证制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延长的期限也是有限制的,即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例如,职工小李在工作中遭遇严重的肢体损伤,经初步诊断和评估,其停工留薪期确定为10个月。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损伤恢复难度较大,10个月后仍无法正常工作。此时,小李所在单位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延长停工留薪期的申请。若经鉴定委员会确认情况属实,小李的停工留薪期可能会延长,但最多延长至24个月。

停工留薪期满后,职工要么伤情已经恢复,可以正常工作;要么评定伤残等级,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如果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就停发原待遇,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分享举报
结婚分居两年怎么样离婚
« 上一篇2秒前
×
28
2025 11

停工留薪期最长是几个月

法律解析: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