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多久算老赖?逾期3天就上征信?真相一次说清!
朋友张口借了五千,说好月底还,结果一拖再拖,电话不接、微信已读不回,半年过去人影都没见着,你心里憋屈,又不好意思闹翻,只能自己咽下这口气,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他这样算不算“老赖”?到底欠钱不还多久,才会...
你有没有刷到过那种视频——凌晨四五点,警察破门而入,一个男人被从被窝里拽出来,手铐“咔嚓”一锁,镜头前一脸惊恐,旁边人画外音:“这就是借钱不还的老赖!”然后评论区一片叫好:“活该!”“早就该抓了!”
但冷静下来想想:欠钱不还,真的算犯罪吗?什么时候会从“民事纠纷”变成“刑事坐牢”?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清楚,别再被短视频误导了。

先说结论:单纯的欠钱不还,本质上是民事债务纠纷,不直接构成犯罪。换句话说,你借我十万块到期不还,我去法院起诉你,法院判你还钱,这属于“民事责任”,你不还,最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老赖”)。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些人真的被抓了?甚至上了新闻?
关键在于:从“赖账”到“被抓”,中间往往跨过了几条法律红线。
这些行为,已经不是简单的“拖着不还”了,而是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甚至可能构成诈骗罪。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特别典型。
当事人老张借了朋友28万做装修,签了借条,约定了还款时间,结果两年过去,一分钱没还,朋友起诉,法院判他还款,他也收到了判决书,可他转头就把名下唯一一套房子过户给了女儿,自己搬去郊区租了个小单间,每月收入全用现金结算,银行账户空空如也。
执行法官多次联系他,他要么不接电话,要么说“我没钱,你要抓就抓”。
结果呢?三个月后,警方上门,以“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把他刑拘了,最后法院认定:他明知有履行能力却恶意转移财产,逃避执行,构成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
注意,他被抓不是因为“欠钱”,而是因为“有能力还却故意不还,还耍手段对抗法院执行”。
这才是他进局子的根本原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什么叫“情节严重”?司法解释明确了几种情形:
如果一开始借钱就是骗,比如虚构公司、伪造合同、冒充老板集资,那可能涉嫌诈骗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说到底,法律不怕你穷,怕的是你“装穷”。
如果你真的经济困难,还不起钱,主动沟通、如实申报、配合执行,法院也会给你喘息的空间,可能分期、暂缓,甚至纳入信用修复机制。
但如果你一边开着豪车吃海鲜,一边说自己“身无分文”;一边在国外旅游发朋友圈,一边在法院哭穷——那你不是“老赖”,谁是?
别再天真地以为“只要不还钱,顶多被限制高消费”,真正的底线,是尊重法律程序,守住诚信底线。
否则,哪天警察敲门的那一刻,你就知道——
赖掉的不是钱,是自己的自由和人生。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案例真实改编,仅供普法参考,具体案件请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切勿自行对号入座。
老赖借钱不还被抓现场,欠钱到底会不会坐牢?真相一次说清!,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刷到过那种视频——凌晨四五点,警察破门而入,一个男人被从被窝里拽出来,手铐“咔嚓”一锁,镜头前一脸惊恐...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