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留薪期间工资怎么算?别让带薪养伤变成糊涂账!
“工伤后公司只发基本工资合理吗?”“停工留薪期到底能拿多少钱?” 这些疑问背后,是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焦虑,作为律师,我常遇到因企业“算错账”引发的纠纷,今天就用大白话讲透停工留薪工资的门道,帮你守住这...
用人单位在停工留薪期有争议时需提交能证明职工停工留薪期不合理的相关材料,主要包括职工的考勤记录、医疗诊断证明、工作能力恢复情况的相关证据、同岗位类似伤病职工的停工情况等。
考勤记录是重要的材料之一。它能够清晰地反映出职工受伤前后的出勤状况。比如职工受伤前全勤,受伤后请假的具体时间和时长等。通过考勤记录,可以初步判断职工是否存在过度请假的情况,从而为判断停工留薪期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医疗诊断证明也不可或缺。用人单位应收集职工完整的病历、检查报告、医嘱等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显示职工受伤的具体情况,包括伤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案以及预计的康复时间。医生对于职工恢复情况的评估和建议能够作为判断停工留薪期是否合理的医学参考。例如,如果医生在诊断证明中明确表示职工在某个时间点基本可以恢复工作,但职工仍在申请较长的停工留薪期,那么这就可能存在争议点。
工作能力恢复情况的相关证据也有助于用人单位。可以是职工在康复过程中的表现,如职工自行进行一些与工作相关的活动,或者有相关的视频、照片等记录显示其身体状况已经能够胜任部分工作。还可以收集职工在社交平台等渠道发布的与自身身体活动相关的内容,以此来证明其实际恢复情况与所申请的停工留薪期不相符。
同岗位类似伤病职工的停工情况也能作为参考。用人单位可以统计同岗位其他职工在遭遇类似伤病时的停工留薪期时长,以此来对比判断该职工的停工留薪期是否合理。如果其他职工在类似伤病情况下停工时间明显短于该职工,那么用人单位可以以此作为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用人单位提供的这些材料要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以证明其对于停工留薪期争议的主张。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在停工留薪期有争议时需提交能证明职工停工留薪期不合理的相关材料,主要包括职工的考勤记录...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