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借钱不还被法院曝光,你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金融债务35秒前1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好心借钱给朋友、亲戚,甚至是熟人,结果对方拖着不还,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连人影都找不着了?更气的是,你发现他朋友圈晒车晒旅游,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偏偏就是不还你那几万块,这种人,我们俗称“老赖”,不少地方的法院开始集中曝光一批失信被执行人,把他们的照片、姓名、身份证号部分信息、欠款金额全都挂上网,甚至在公交站台、社区公告栏滚动播放,很多人一看:“哎,这不是我那个‘兄弟’吗?”于是问题来了:法院都曝光了,我的钱是不是就能拿回来了?

别急,曝光只是开始,不是终点。

老赖借钱不还被法院曝光,你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咱们先说说,法院为啥要搞“曝光”这一出?其实这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是执行程序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当一个人被法院判决还钱,但他拒不履行,法院就会依法把他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大家口中的“老赖”,一旦上了这个名单,不只是名字被公开,还会面临一系列限制:不能坐高铁、飞机,不能住星级酒店,子女不能上高收费私立学校,甚至银行卡、微信、支付宝都会被冻结,这可不是吓唬人,是真的会落地执行。

但你要明白,曝光本身不等于还钱,它是一种施压手段,目的是让老赖“社会性死亡”,逼他主动还钱,现实中,确实有人看到自己上了大屏幕,面子挂不住,赶紧联系法院把钱还了,但也有很多人“脸皮厚”,宁愿躲着也不还,这时候,光靠曝光就不够了,得靠后续的强制执行措施。

法院可以查他的银行账户、房产、车辆、股权,发现有财产就直接查封拍卖,如果他名下有房,哪怕只有一套,只要不是唯一住房或明显超出生活必需,照样可以拍掉还债,还有些人把财产偷偷转给亲戚,以为能躲过去?别天真了,法院现在有“执行联动机制”,跟税务、社保、不动产登记、市场监管等部门联网,一查一个准,要是查到转移财产,轻则罚款拘留,重则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直接坐牢。


以案说法:张姐借出15万,三年追讨终见曙光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张姐(化名)借给邻居李某15万元应急,说是半年内归还,结果三年都没动静,张姐催了无数次,李某不是说“再等等”,就是干脆装失联,后来张姐实在没办法,起诉到法院,胜诉了,但执行阶段发现李某名下没存款、没车、没房,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转折点出现在法院将李某纳入失信名单并公开曝光后,有群众举报说,李某虽然名下没房,但他儿子名下有一套商品房,购房款是他爸出的,我们立即申请法院调查资金流向,果然发现李某通过现金分批支付了首付,并每月替儿子还贷,法院认定这是“恶意转移财产”,依法撤销赠与,查封该房产,并启动拍卖程序,最终房子拍出128万,张姐拿回了本金加利息,还顺带解决了另几个债权人的债务。

这个案子说明什么?曝光是突破口,专业法律手段才是收回欠款的关键。


法条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五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并可以决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进行信用惩戒。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包括: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逃避执行、转移财产等行为。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律师总结:

老赖被法院曝光,是正义迈出的重要一步,但它不是终点,而是执行攻坚的起点,作为债权人,你不能指望“一曝光就自动回款”,必须主动跟进执行进展,必要时聘请专业律师介入,深挖财产线索,推动查封、扣押、拍卖等强制措施落地,也要注意保留借款证据——借条、转账记录、聊天截图,一个都不能少,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曝光让老赖无处遁形,而你的坚持和专业,才能真正把纸面权利变成口袋里的真金白银。别怕麻烦,别轻言放弃,法律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老赖借钱不还被法院曝光,你的钱还能要回来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用童工怎么处罚?一旦踩雷,企业可能倾家荡产!
« 上一篇11分钟前
×
28
2025 11

老赖借钱不还被法院曝光,你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好心借钱给朋友、亲戚,甚至是熟人,结果对方拖着不还,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连人影都找...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