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留薪期间工资怎么算?别让带薪养伤变成糊涂账!
“工伤后公司只发基本工资合理吗?”“停工留薪期到底能拿多少钱?” 这些疑问背后,是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焦虑,作为律师,我常遇到因企业“算错账”引发的纠纷,今天就用大白话讲透停工留薪工资的门道,帮你守住这...
上班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或者在车间操作机器时被划伤了手,去医院一查,医生说是“工伤”,这时候,第一个蹦进脑子的问题往往是——那我这段时间不能上班,工资还能照发吗?到底能拿多少钱?会不会被公司克扣?别急,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工伤期间的工资到底怎么算,让你心里有底,维权不慌。
很多人以为,一旦认定为工伤,就得按病假处理,只拿个最低工资或者基本生活费,这是个误区!

国家对工伤职工是有特殊保护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员工发生工伤后,在治疗和康复期间,虽然没上班,但单位必须依法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而且这笔钱的标准,是按你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算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换句话说,是你“正常上班时能拿到的全部收入”。
举个例子:
小李在一家制造厂做技术员,月均工资8000元(含绩效奖金),某天操作设备时被压伤手指,住院一个月,医生建议休息两个月,这三个月就是他的“停工留薪期”,那么公司必须每个月给他发8000元,一分都不能少。
注意!哪怕你平时工资里有浮动奖金,只要在过去一年里稳定发放,也得算进去,公司不能借口“你没干活就没绩效”就少发。
有人问:“那我是不是可以一直休到完全康复为止?”
答案是:不行。
停工留薪期是有明确时限的,一般由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再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或用人单位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地方规定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
超过停工留薪期后,如果还不能上班,那就进入“工伤医疗期后续待遇”阶段,比如可以申请伤残等级鉴定,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
很多人只知道要工资,其实工伤赔偿远不止这一项,只要你被正式认定为工伤,以下几笔钱都该拿到手:
所以啊,别光盯着那几个月工资,把该争取的项目都列出来,才不吃亏。
老张是一名快递员,每月收入约9500元(含提成),一次送件途中骑电动车滑倒,导致右腿骨折,被当地人社局认定为工伤,他住院加休养共4个月,期间公司只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2200元/月)给他发钱,理由是“没有派件就不该拿高工资”。
老张不服,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裁定:公司应按其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补足差额,并支付护理费、伙食补助等共计近9万元。
法院审理后支持仲裁结果,明确指出:“停工留薪期工资应以实际收入为准,不能因未提供劳动而降低待遇。”最终公司全额赔付。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企业想用“没干活就没工资”来压低赔偿,是站不住脚的。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300%计算;低于60%的,按60%计算。
各地实施细则(如《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也会对停工留薪期的具体期限、计算方式作出细化规定。
作为一名处理过上百起工伤案件的律师,我想告诉你:
✅第一,及时认定工伤是前提,事故发生后30天内,单位应主动申报;若单位拖着不报,你自己可在1年内向人社局提出申请。
✅第二,保留所有证据: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流水、考勤记录、医疗票据、诊断证明……这些都是计算工资和索赔的重要依据。
✅第三,别轻易签“私了协议”,有些公司会说“给你两万块,这事就完了”,但你可能应得的是十万以上,签字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律师,搞清自己到底值多少钱。
工伤不是倒霉,而是法律赋予你的一份保障,你流的汗、受的伤,都应该被尊重和补偿,别怕麻烦,更别忍气吞声,该拿的钱,一分都不能少!
工伤工资怎么算?停工留薪期拿多少?一文说清赔偿标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上班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或者在车间操作机器时被划伤了手,去医院一查,医生说是“工伤”,这时候,第一个蹦进脑子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