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拒签劳动合同该怎么赔偿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拒签劳动合同,若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若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合法拒签劳动合同可以在用人单位提供的合同条款不符合法律规定、损害自身合法权益等情况下进行,如合同缺乏必备条款、劳动报酬约定不明确、存在违法免责条款等。拒签时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并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
在劳动关系中,有时劳动者需要合法拒签劳动合同。以下几种情况劳动者可以合法拒签。
合同缺乏必备条款: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必备条款。如果用人单位提供的合同缺少这些必要内容,劳动者可以拒签。例如,合同中没有明确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这会使劳动者的权益处于不确定状态,此时劳动者有权拒签。
劳动报酬约定不明确: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合同中关于工资的支付方式、支付时间、数额等约定模糊不清,劳动者可能面临工资发放不及时、数额不确定等风险。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拒绝签订这样的合同。
存在违法免责条款:有些用人单位会在合同中设置一些免除自己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条款。比如,规定“工伤概不负责”“加班无加班费”等。这些条款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是无效的。劳动者一旦发现此类条款,应当拒签合同,以避免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当劳动者决定拒签劳动合同时,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与用人单位沟通的邮件、聊天记录等,以证明自己是因为合同存在问题而拒签。同时,应及时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说明拒签的原因,要求用人单位对合同进行修改完善。这样既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法律解析: 合法拒签劳动合同可以在用人单位提供的合同条款不符合法律规定、损害自身合法权益等情况下进行,如合...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