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法律解析: 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有明确的界定。从时间节点来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法律规定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这一个月的时间是法律给予用人单位的合理准备期。
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具体赔偿方式是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里的“每月支付二倍工资”,是指从超过一个月的次日起开始计算,一直到双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满一年为止。例如,劳动者于1月1日入职,用人单位直到3月1日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那么2月1日至2月最后一天,用人单位就需要支付双倍工资。
另外,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劳动者有权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些条件包括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者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可通过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通过合法的程序,劳动者的权益有望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