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签订劳动合同时该怎么保障自身利益

法律解析:

在未签订劳动合同时,可通过收集相关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利用法律规定主张双倍工资等权益,同时还可借助劳动监察部门、劳动仲裁机构等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证据的收集至关重要。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要尽可能收集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像银行转账记录,上面会显示用人单位的名称以及工资发放的时间和金额;工资条也是重要的证据,它能清晰反映工资的构成。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上面一般会有单位的盖章和个人信息。考勤记录,无论是纸质的打卡记录还是电子考勤数据,都能证明你在该单位的工作时间。其他劳动者的证言也有一定的证明作用。

依据法律规定维护权益。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是对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一种惩罚性规定,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这部分双倍工资。

当与用人单位出现劳动纠纷时,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力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和检查,如果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会责令其改正。例如,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监察部门可要求其限期支付。

另外,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仲裁过程中,要将收集到的证据充分提交,以支持自己的诉求。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通过这些途径,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也能够有效地保障自身的合法利益。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分享举报
没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双倍工资
« 上一篇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