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工伤认定后能享受哪些待遇
法律解析: 职工工伤认定后能享受的待遇包括医疗费、康复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生活护理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
工伤认定后职工死亡的通常需要工亡认定证明。
工伤认定和工亡认定是不同的概念,它们所涵盖的范围和目的存在差异。工伤认定是对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等是否属于工伤情形的确认。而工亡认定则是在职工死亡的情况下,专门确定其死亡是否属于因工死亡的认定。
从法律程序上来说,即使职工已经被认定为工伤,但之后死亡的情况,仍需要进行工亡认定。因为工伤认定时的情况与职工死亡的情况可能存在不同。比如,职工在工伤认定时可能只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但后续死亡可能是由于工伤引发的并发症,或者在工伤治疗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情况导致死亡,这就需要进一步确定死亡与工伤之间的因果关系等。
从权益保障角度来看,工亡认定证明是职工家属享受相应工亡待遇的重要依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而这些待遇的申领,通常需要提交工亡认定证明等相关材料。如果没有工亡认定证明,家属可能无法顺利获得这些权益。
在实际操作中,用人单位、职工家属等相关主体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及时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亡认定申请,并提供所需的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根据提交的材料和调查核实的情况,作出是否属于工亡的认定结论,并出具工亡认定证明。
综上所述,工伤认定后职工死亡的,一般需要工亡认定证明,这既是遵循法律程序的要求,也是保障职工家属合法权益的必要措施。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法律解析: 工伤认定后职工死亡的通常需要工亡认定证明。 工伤认定和工亡认定是不同的概念,它们所涵盖的范围...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