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欠薪,我被逼走了,工资还能要回来吗?
大伙儿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名在法律圈摸爬滚打多年的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个沉重但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被迫辞职”和“拖欠工资”,这俩词儿放一块儿,简直就是打工人的噩梦组合。 你想想,辛辛苦苦一个月,...
“唉,不是我不想发工资啊,实在是手头太紧,工程款又被甲方压着,我也是被迫的啊!” 这话,是不是听着有点耳熟?在咱们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老板,尤其是一些中小微企业的老板,会遇到这种“被迫拖欠工人工资”的窘境,一边是跟着自己辛苦打拼的员工,眼巴巴等着工资养家糊口;另一边是公司账上捉襟见肘,资金链眼看就要断裂,这手心手背都是肉,真是把人愁得头发都白了。
那到底啥叫“被迫拖欠”呢?说白了,就是老板主观上真不想欠,但客观条件不允许,比如说,甲方那边迟迟不结款,导致自己没钱发给下面的工人;或者突然遇到市场大环境不好,订单锐减,公司收入一下子掉了下来;又或者是遇到了一些不可抗力,比如前几年的疫情,导致生意没法做,钱收不进来,但房租、工资这些固定支出还得扛着,这种时候,老板们也是焦头烂额,恨不得自己能变出钱来。

咱们话说回来,不管老板有多少“苦衷”,有多么“被迫”,拖欠工人工资这事儿,从法律上讲,都是站不住脚的!这一点,必须先给大家明确了,工人兄弟们辛辛苦苦干活,出卖的是劳动力,挣的是血汗钱,这是他们应得的报酬,是维持生计的根本。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长期、恶意拖欠工资的借口。
有些老板可能会觉得委屈:“我又不是故意的,我也在积极想办法啊!” 咱们理解这种难处,但理解归理解,工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保障。如果你确实遇到了暂时的资金困难,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千万别躲!别藏起来!很多老板一遇到这事儿就想着逃避,电话不接,人也找不到,这只会让工人更着急,矛盾更容易激化,正确的做法是,主动跟工人坦诚沟通,说明公司目前遇到的实际困难,争取大家的理解,可以一起商量,比如能不能先付一部分,或者约定一个明确的付款日期,甚至签订一个书面的还款协议。诚信沟通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积极筹钱是王道。既然是“被迫”,那就是暂时的,老板们得想办法开源节流,比如尽快催讨应收账款,看看能不能抵押贷款,或者寻求其他融资渠道,哪怕是跟亲戚朋友周转一下,先把工人的工资给解决了。工人的心稳了,队伍才能稳,公司才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对于咱们工人兄弟来说,如果遇到了工资被拖欠的情况,也别慌,更别采取极端手段。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好证据!什么劳动合同啊、工资条啊、考勤记录啊、老板的承诺书啊,凡是能证明你在那儿干活、以及约定了多少工资的材料,都得好好保存。
然后呢,可以先试着跟老板协商,了解一下情况,如果协商不成,或者老板一直拖着不给明确说法,那就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你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他们会介入调查处理,如果问题还是解决不了,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讨薪要合法,别冲动,咱们有理走遍天下。
对企业/老板而言:
对工人而言:
说到底,“被迫拖欠工人工资”这个说法,更多的是老板们在特定困境下的一种无奈表达,但法律的红线不能碰,工人的血汗钱更不能欠。无论企业经营多么困难,都不能把压力和风险转嫁给最无辜的劳动者。
对于企业老板,诚信是立身之本,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是基本的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遇到困难,积极沟通、寻求出路才是正道,对于工人朋友,要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一旦遭遇欠薪,及时、理性维权至关重要。
希望劳资双方都能多一份理解和体谅,更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监管和帮扶,让“欠薪”这个词早日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劳有所得,安安心心回家过年!
老板们被迫欠薪?这困境咋破,工资还能要回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唉,不是我不想发工资啊,实在是手头太紧,工程款又被甲方压着,我也是被迫的啊!” 这话,是不是听着有点耳熟?在...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