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们被迫欠薪?这困境咋破,工资还能要回吗?

普法百科1分钟前1

“唉,不是我不想发工资啊,实在是手头太紧,工程款又被甲方压着,我也是被迫的啊!” 这话,是不是听着有点耳熟?在咱们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老板,尤其是一些中小微企业的老板,会遇到这种“被迫拖欠工人工资”的窘境,一边是跟着自己辛苦打拼的员工,眼巴巴等着工资养家糊口;另一边是公司账上捉襟见肘,资金链眼看就要断裂,这手心手背都是肉,真是把人愁得头发都白了。

那到底啥叫“被迫拖欠”呢?说白了,就是老板主观上真不想欠,但客观条件不允许,比如说,甲方那边迟迟不结款,导致自己没钱发给下面的工人;或者突然遇到市场大环境不好,订单锐减,公司收入一下子掉了下来;又或者是遇到了一些不可抗力,比如前几年的疫情,导致生意没法做,钱收不进来,但房租、工资这些固定支出还得扛着,这种时候,老板们也是焦头烂额,恨不得自己能变出钱来。

老板们被迫欠薪?这困境咋破,工资还能要回吗?

咱们话说回来,不管老板有多少“苦衷”,有多么“被迫”,拖欠工人工资这事儿,从法律上讲,都是站不住脚的!这一点,必须先给大家明确了,工人兄弟们辛辛苦苦干活,出卖的是劳动力,挣的是血汗钱,这是他们应得的报酬,是维持生计的根本。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长期、恶意拖欠工资的借口。

有些老板可能会觉得委屈:“我又不是故意的,我也在积极想办法啊!” 咱们理解这种难处,但理解归理解,工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保障。如果你确实遇到了暂时的资金困难,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千万别躲!别藏起来!很多老板一遇到这事儿就想着逃避,电话不接,人也找不到,这只会让工人更着急,矛盾更容易激化,正确的做法是,主动跟工人坦诚沟通,说明公司目前遇到的实际困难,争取大家的理解,可以一起商量,比如能不能先付一部分,或者约定一个明确的付款日期,甚至签订一个书面的还款协议。诚信沟通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积极筹钱是王道。既然是“被迫”,那就是暂时的,老板们得想办法开源节流,比如尽快催讨应收账款,看看能不能抵押贷款,或者寻求其他融资渠道,哪怕是跟亲戚朋友周转一下,先把工人的工资给解决了。工人的心稳了,队伍才能稳,公司才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对于咱们工人兄弟来说,如果遇到了工资被拖欠的情况,也别慌,更别采取极端手段。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好证据!什么劳动合同啊、工资条啊、考勤记录啊、老板的承诺书啊,凡是能证明你在那儿干活、以及约定了多少工资的材料,都得好好保存。

然后呢,可以先试着跟老板协商,了解一下情况,如果协商不成,或者老板一直拖着不给明确说法,那就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你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他们会介入调查处理,如果问题还是解决不了,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讨薪要合法,别冲动,咱们有理走遍天下。


建议参考:

  1. 对企业/老板而言:

    • 诚信为本,主动沟通:一旦预见可能出现工资支付困难,尽早与员工沟通,说明情况,共同商议解决方案,切忌逃避。
    • 优先保障工资支付:在资金紧张时,应想尽一切办法,将支付工人工资放在优先位置,这是企业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的体现。
    • 寻求外部帮助:积极与债权方协商,争取融资支持,或向政府相关部门求助,了解是否有帮扶政策。
    • 合规经营,风险预警: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避免因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
  2. 对工人而言:

    • 保存证据,理性维权:务必保留好劳动合同、工资欠条、工牌、考勤记录等所有能证明劳动关系和欠薪事实的证据。
    • 协商优先,及时维权:先尝试与老板友好协商,若协商无果,务必在法定时效内(一般是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不要拖延。
    • 联合行动,寻求援助:可以与其他被欠薪工友联合起来,共同维权,必要时可向工会或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帮助。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3.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条:农民工有按时足额获得工资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完成劳动任务。
  4.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条: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有权依法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有权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注意:此条主要针对有能力支付而恶意拖欠的行为,但也警示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工资

说到底,“被迫拖欠工人工资”这个说法,更多的是老板们在特定困境下的一种无奈表达,但法律的红线不能碰,工人的血汗钱更不能欠。无论企业经营多么困难,都不能把压力和风险转嫁给最无辜的劳动者。

对于企业老板,诚信是立身之本,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是基本的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遇到困难,积极沟通、寻求出路才是正道,对于工人朋友,要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一旦遭遇欠薪,及时、理性维权至关重要。

希望劳资双方都能多一份理解和体谅,更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监管和帮扶,让“欠薪”这个词早日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劳有所得,安安心心回家过年!

老板们被迫欠薪?这困境咋破,工资还能要回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网贷十几万逾期怎么办?资深律师教你应对策略!
« 上一篇4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