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非恶意拖欠,我能算被迫离职要补偿吗?
最近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的私信,说自己遇上了糟心事:老板不是故意不发工资,说是公司最近资金周转有点困难,让大家体谅一下,工资会晚一两个月发,这就让人犯嘀咕了:这工资拖着不发,虽然老板口口声声说“非恶意”,...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一名处理过不少劳动纠纷的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现实也特让劳动者纠结的问题:如果老板拖欠了我的工资,后来又给补上了,我还能不能以“被迫离职”为由,跟公司要经济补偿呢?
这事儿吧,听起来挺绕,但其实关系到咱们劳动者的实实在在的权益,毕竟,谁上班不是为了那点辛苦钱呢?工资被拖欠,心里肯定堵得慌,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生活,有些朋友可能会想:“既然工资都补了,是不是就没啥可说的了?” 或者“我就是因为他拖欠工资才不想干的,现在钱给了,我这口气没顺过来,还能走‘被迫离职’这条路吗?”
别急,咱们一步步来捋清楚。
咱们得明白啥叫“被迫离职”,在法律上,这叫“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简单说,就是不是我不想干了,而是公司的某些行为太过分,把我“逼”得没办法继续干下去了,拖欠工资,就是法律明确规定的“逼”人的行为之一。
《劳动合同法》里说了,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里的“未及时足额支付”,通常指的就是咱们说的拖欠工资。拖欠工资本身,确实是劳动者可以“被迫离职”并要求经济补偿的法定理由之一。
关键问题来了:如果工资后来又给补上了,这个“被迫离职”的理由还行不行得通呢?
这就得看具体情况了,不能一概而论。
第一种情况:补了,可能就不算了。
比如说,公司只是偶尔一次、时间很短(比如就晚了几天)地拖欠了工资,而且在你还没正式提出离职之前,就主动把工资给你补上了,并且可能还跟你解释了原因、道了歉,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再单纯以“拖欠工资”为由提出被迫离职,要求经济补偿,可能就不太容易得到支持,因为公司已经纠正了它的错误行为,拖欠的状态已经不存在了,“被迫”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可能就减弱了。
第二种情况:补了,也可能还算!
这就比较复杂了,得看拖欠的“情节”严不严重。
所以说,核心在于判断公司拖欠工资的行为是否达到了“严重损害劳动者权益”的程度,以及补发工资的行为是否足以弥补之前的过错。不是说公司一拍脑袋把工资补了,劳动者就只能吃这个哑巴亏。
重点来了!如果你遇到了工资被拖欠的情况,并且打算以“被迫离职”为由维护自己的权益,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建议参考: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小编总结:
“拖欠工资补发后还能不能提被迫离职”,没有一个绝对的“能”或“不能”。核心在于公司拖欠工资的行为是否严重、是否具有主观恶意,以及补发工资的背景和时机。补发工资是公司纠正错误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之前的违法行为就可以一笔勾销,尤其是当这种拖欠已经给劳动者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和精神困扰时。
作为劳动者,咱们既要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也要了解维权的策略和时机,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别慌,先把证据攥在手里,必要的时候,勇敢地向专业律师求助,让法律给你一个公正的说法,咱们辛苦工作,拿应得的工资,天经地义!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糟心!工资补了,还能算被迫离职要赔偿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一名处理过不少劳动纠纷的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现实也特让劳动者纠结的问题:如果老板拖...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