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催收短信就慌了?逾期被起诉前,这5件事你必须马上做!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手机突然震动,低头一看是一条“紧急通知”:“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严重逾期,我司已启动法律程序,即将向法院提起诉讼,请立即还款以免影响征信及人身自由。” 那一刻,心跳加...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凌晨两点,手机“叮”地一声亮起——一条来自某金融平台的催收短信跳了出来:“您已逾期xx天,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手段。”
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是不是要坐牢?房子车子会不会被收走?”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一名处理过上千起债务纠纷的执业律师,我今天想告诉你:收到催收短信,不代表你已经无路可走;但如果你不做这三件事,后果可能真的会越来越严重。
现在的催收短信,写得一个比一个吓人。“移交司法机关”“列入失信名单”“冻结所有账户”……这些词听着就让人腿软,但你要明白:很多短信是系统自动发送的模板,内容夸张、用语越界,甚至涉嫌违法。
我建议你第一时间做两件事:
合法催收只能提醒你还款,不能威胁你的人身安全、名誉或家庭关系,如果对方说“再不还钱就去你单位闹”“发你照片到朋友圈”,那已经涉嫌违法了。
很多人一看到催收就选择拉黑、逃避,结果越拖越严重。最有效的应对方式,是主动联系机构,表达还款意愿。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绝大多数正规金融机构,都不希望走到起诉那一步,诉讼成本高、周期长,他们更愿意跟你达成个性化分期、延期还款或减免部分罚息的协议。
举个真实案例:我的客户小林因为创业失败,信用卡和网贷合计逾期近8万元,他一开始吓得不敢接电话,结果一个月内收到十几条“即将起诉”的短信,后来他鼓起勇气打客服电话,说明失业情况,并提交了失业证明,银行同意他分36期还款,还免除了三个月的利息。
所以你看,态度决定出路,只要你愿意沟通,大多数机构都会给你留一条生路。
这里我要划重点了——有些行为,哪怕你再着急,也绝对不能碰:
如果你已经被频繁骚扰、信息泄露、甚至有人上门堵门,立刻报警并保留证据,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你的安宁权和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不是谁都能拿把喇叭在你家门口喊“老赖还钱”的。
去年,杭州一位张先生因房贷逾期15天,陆续收到第三方催收公司发来的多条短信,其中一条写着:“你老婆知道你借这么多钱吗?要不要我们告诉她?” 更过分的是,催收人员还通过社交软件加了他妻子好友,发送了部分借款截图。
张先生忍无可忍,委托我们起诉该催收公司侵犯隐私权和人格尊严,法院最终认定:催收方超出必要限度获取并使用他人联系方式,且以家庭关系施压,构成侵权,判决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并公开道歉。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催收不是法外之地,情绪勒索也是违法。
最后我想说:人生难免有低谷,一次失业、一场大病、一段失败的投资,都可能让我们暂时还不上钱,但真正决定你命运的,不是那笔欠款,而是你面对问题的态度。
逾期本身不是犯罪,逃避才是最大的风险。
一条催收短信,不该成为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应是一个提醒:该重新规划财务、该主动解决问题了。
作为律师,我不鼓励过度借贷,但也从不歧视负债者,只要你还愿意承担责任,法律就会给你喘息的空间。
👉 核实信息,不慌乱;
👉 主动沟通,不逃避;
👉 守住底线,不妥协。
你不是孤军奋战,专业的人永远站在你身后。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如需法律协助,欢迎私信咨询。
收到催收短信就慌了?贷款逾期后,这三步你必须马上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凌晨两点,手机“叮”地一声亮起——一条来自某金融平台的催收短信跳了出来:“您已逾期xx天...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