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突然被说恶意逾期?短信一来慌了神,这5件事你必须马上做!
最近收到不少朋友私信:“律师,我刚收到一条银行短信,说我‘贷款恶意逾期’,可我明明只是晚了几天还款,怎么就成‘恶意’了?是不是要坐牢啊?” 别急,先深呼吸,今天咱们不绕弯子,直接说重点——“恶意...
最近有个朋友半夜给我发消息,语气特别紧张:“哥,我手机刚收到一条‘某某金融’发来的短信,说我朋友小李的贷款逾期了,让我赶紧联系他还款,不然要影响征信……可这事跟我一点关系没有啊!这是不是诈骗?”
我当时看完,第一反应是理解他的慌——换谁接到这种短信,心里都得咯噔一下,但冷静下来一分析,其实这类情况并不少见,背后涉及的法律问题、人情风险和潜在陷阱,比我们想象中更复杂,今天我就用大白话,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
先说结论:你之所以会收到这类短信,大概率是因为你在对方申请贷款时,被填成了“紧急联系人”或“联系人”。
很多人在申请网贷或信用卡时,平台会要求填写几个联系人信息,比如父母、兄弟姐妹、好友等,系统不会核实你们的关系真实性,只要填了,一旦借款人逾期,平台就可能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这些“关联人”,施加压力促其还款。
注意,这里的关键是:你只是“联系人”,不是“担保人”或“共同借款人”。
也就是说,从法律上讲,你没签过担保合同,也没在借条上签字,这笔债跟你没关系,你不需要承担任何还款义务。
但现实是,很多催收方不管这些,他们为了尽快回款,会频繁骚扰联系人,甚至用“不还钱就上黑名单”“影响你本人征信”等话术制造恐慌,这就属于典型的违规催收行为。
别慌,先确认身份和债务关系
打个电话给你那个朋友,问清楚是不是他贷的款,有没有把你设为紧急联系人,如果属实,提醒他尽快处理逾期,避免利息滚雪球,也减少对你生活的干扰。
保留证据,必要时投诉
把收到的短信、电话记录(时间、号码、内容)全部截图保存,如果对方言语威胁、辱骂、频繁骚扰,可以直接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或当地公安机关举报。
合法催收只能针对借款人本人,不得骚扰无关第三方。
明确表态,切断骚扰链
如果催收继续打你电话,你可以直接说:“我不是借款人,也不是担保人,根据《民法典》及相关规定,你们无权向我催收,请立即停止骚扰,否则我将依法维权。”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在法律上非常有力,能有效震慑不合规催收。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王就是受害者,他大学同学借了某平台8万元,填小王当紧急联系人,后来同学失联,平台开始疯狂打电话给小王,甚至半夜打,还发短信说“再不还钱就起诉你”,小王压力巨大,一度怀疑自己真要赔钱。
我们介入后,调取了贷款合同和通话记录,发现小王从未签署任何担保文件,我们向该平台发出律师函,明确指出其催收行为违反《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及《民法典》第1032条关于隐私权的规定,最终平台道歉并停止骚扰,小王也顺利摆脱了这场无妄之灾。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法律站在理性一边,只要你没签字,就不该替别人扛债。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朋友求助,帮填个联系方式看似小事,实则暗藏风险,今天的社会,信用体系越来越严,催收手段也越来越激进。你的一次“顺手帮忙”,可能换来几个月的电话轰炸和心理压力。
我的建议很明确:
法律不会保护沉默的人。
你不必冷漠,但一定要清醒。
真正的朋友,不会拿你的安宁去赌他的信用。
我是张律,一名专注民商事纠纷的执业律师,关注我,教你用法律守护生活里的每一份安心。
朋友贷款逾期,突然收到催收短信?别慌!这3件事你必须马上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有个朋友半夜给我发消息,语气特别紧张:“哥,我手机刚收到一条‘某某金融’发来的短信,说我朋友小李的贷款逾期...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