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催收短信就慌了?逾期被起诉前,这5件事你必须马上做!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手机突然震动,低头一看是一条“紧急通知”:“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严重逾期,我司已启动法律程序,即将向法院提起诉讼,请立即还款以免影响征信及人身自由。” 那一刻,心跳加...
说实话,最近我接到好几个朋友的电话,声音都在抖:“律师,我这几天手机快炸了,半夜三更还收到‘最后通牒’短信,说再不还钱就要上门抓人、发朋友圈曝光我……我真的快崩溃了。”
别急,先深呼吸,你现在看到的这些短信,十有八九是“软暴力”催收的套路,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当你收到恶意贷款逾期短信时,到底该怕什么、不该怕什么,以及最关键的是:怎么保护自己。
首先得划重点:合法催收和非法催收,差的不是语气,而是底线。一旦出现在短信里,基本可以判定涉嫌违法:
这些话听着吓人,但全是唬人的,记住一句话:任何以恐吓、侮辱、侵犯隐私为目的的催收行为,都是法律明令禁止的。
很多人最怕的一点就是:“我是不是要坐牢?”
我直接告诉你:单纯的贷款或网贷逾期,属于民事债务纠纷,不构成刑事犯罪。没有哪条法律规定“欠钱就得进去”。
除非你存在“恶意透支信用卡+经银行两次催收+超三个月未还+金额较大”,才可能涉及信用卡诈骗罪,而普通网贷、消费贷逾期,根本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
那些动不动就说“已移交公安”“即将刑事拘留”的短信,99%是虚张声势。
保存证据,一个都别删!
所有短信、电话录音、微信聊天记录,全部截图+备份,这是将来维权的关键,建议用手机自带的“通话录音”功能开启自动记录(注意部分地区需告知对方)。
明确回应,亮出底线
可以回一条简洁有力的信息:“本人知晓债务存在,但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恐吓、骚扰及个人信息泄露,若继续骚扰,将依法向银保监会、公安机关举报并追究法律责任。”
不卑不亢,既表明态度,又留痕。
主动沟通,争取协商空间
如果确实暂时无力偿还,不妨主动联系正规平台客服,申请延期、分期或减免部分利息,很多机构其实愿意谈,毕竟他们也不想走到坏账那一步。
更深层的问题是:为什么催收能精准知道你的家庭住址、单位名称、甚至孩子学校?
这说明你的个人信息极可能已经被非法买卖或泄露,这不仅是催收问题,更是严重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触碰刑法红线。
这时候你要做的,不只是应对催收,更要警惕身份被盗用、账户被冒名注册等后续风险。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因为网贷逾期两个月,每天收到几十条短信:“明天就去你公司楼下拉横幅!”、“你妈在××医院住院吧?我们顺路去看看。”
最狠的是,有一天他同事突然问他:“你不是欠了几万块吗?群里有人发截图了。”原来催收真的把他身份证照片和借款合同打包,群发给了他通讯录里的十几个人。
我们立刻收集证据,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同步投诉至银保监会,最终查明,该催收公司隶属于某外包机构,通过非法获取用户通讯录进行“轰炸式”催收,该公司被责令停业整顿,相关责任人被行政拘留,小李也获得了精神损害赔偿。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法律从来不是摆设,只是很多人在恐惧中忘了拿起它。
朋友们,负债不可怕,逾期也不等于人生崩盘,真正危险的,是你在焦虑中失去判断力,任由情绪被操控。
👉 你有权安静地生活,不被骚扰;
👉 你的人格尊严不容践踏;
👉 即便欠钱,你也依然是一个受法律保护的公民。
遇到恶意催收,不要沉默,也不要硬刚。用证据说话,用法律护航。该协商的协商,该举报的举报,每一步都走得清醒,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这个世界有时候很吵,但只要你站稳立场,法律永远站在你这一边。
—— 一名始终为你撑腰的执业律师
收到催收短信就慌了?逾期被威胁怎么办,这几点你必须知道!,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说实话,最近我接到好几个朋友的电话,声音都在抖:“律师,我这几天手机快炸了,半夜三更还收到‘最后通牒’短信,说...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