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贷款逾期,突然收到催收短信?别慌!这3件事你必须马上做
最近有个朋友半夜给我发消息,语气特别紧张:“哥,我手机刚收到一条‘某某金融’发来的短信,说我朋友小李的贷款逾期了,让我赶紧联系他还款,不然要影响征信……可这事跟我一点关系没有啊!这是不是诈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手机突然震动,低头一看是一条“紧急通知”:“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严重逾期,我司已启动法律程序,即将向法院提起诉讼,请立即还款以免影响征信及人身自由。”
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是不是要坐牢?”、“房子车子会不会被拍卖?”、“孩子上学受影响怎么办?”……别急,先深呼吸,咱们不讲冷冰冰的法条堆砌,也不搞吓唬人的套路话术,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老律师的身份,跟你掏心窝子聊聊——当催收短信带着“起诉”两个字砸过来时,到底该怎么办?
现在催收手段五花八门,有些是正规机构发的,有些却是第三方外包公司甚至诈骗团伙在“碰瓷”,所以第一步,冷静核实信息真伪。
怎么查?
真正的法院不会通过短信通知起诉,更不会让你扫码转账“撤销案件”,凡是让你立刻打钱、威胁拘留、说“今天不还明天上门”的,99%是施压手段,甚至是违规催收。
很多人以为,只要欠钱没还,银行或平台立马就会告上法庭,其实不是,大多数金融机构走的是“阶梯式催收”流程:
也就是说,从逾期到真正立案,中间有很长缓冲期,而你最该利用的就是这段时间——主动沟通、争取协商,往往能避免走到对簿公堂那一步。
立即停止逃避,正视债务
躲不是办法,越拖利息越高,违约金滚雪球,最后连本金都还不起,面对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整理所有借款明细
把每一笔贷款的时间、金额、利率、还款记录列清楚,很多平台存在“砍头息”“服务费虚高”等问题,这些都可能成为你谈判甚至抗辩的依据。
主动联系债权方协商
很多人都不知道,大部分银行和正规平台都支持“个性化分期”或“延期还款”,只要你态度诚恳、说明困难原因(失业、重病、家庭变故等),对方大概率愿意谈,我见过太多客户,原本要被起诉了,结果一通电话说明情况,直接给了6个月宽限期。
保留所有沟通证据
无论是电话录音、微信聊天还是邮件往来,全部保存好,万一将来真上了法庭,这些都能证明你一直在积极履约,不是恶意拖欠。
警惕暴力催收,及时维权
如果有人天天打电话骚扰你同事、发恐吓短信、P图侮辱你,这些都是违法的!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你可以报警或向银保监会投诉,必要时还能反诉精神损害赔偿。
我去年接了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因为疫情失业,信用卡和网贷一共欠了18万,连续半年没还,某天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已移交法务部,三日内不还款将提起民事诉讼。”
她吓得整晚睡不着,准备卖房还债,后来找到我们团队,我们帮她做了三件事:
第一,梳理所有账单,发现其中一家网贷年化利率高达36%,远超法定上限;
第二,代写了一封《个人困难说明函》,附上失业证明、孩子出生证、租房合同等材料,正式提交给银行;
第三,建议她每月象征性还款500元,表示履约意愿。
结果呢?银行不仅撤回了诉讼计划,还为她办理了三年分期,免除了全部罚息,现在她已经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你看,有时候命运的转折点,就在你敢不敢迈出沟通那一步。
说实话,这几年经济压力大,谁还没个难的时候?欠钱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入自我否定、羞耻逃避的心理漩涡,你要明白:债务是法律问题,不是人格缺陷。
面对催收短信,别慌,也别怂。
搞清事实、掌握主动、依法维权、理性协商——这才是成熟成年人应有的应对方式。
记住一句话:法律从不惩罚诚实但暂时困难的人,它只制裁那些明知有能力却恶意赖账的行为。
如果你正站在崩溃边缘,请相信:只要愿意面对,总有出路,而我能做的,就是在你最无助的时候,告诉你——你还有选择的权利。
别等到开庭传票寄到家门口才后悔,就是最好的行动时刻。
收到催收短信就慌了?逾期被起诉前,这5件事你必须马上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手机突然震动,低头一看是一条“紧急通知”:“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严重逾期,我司已启...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