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书按第几条解除
法律解析: 解除劳动合同书依据的条款需根据具体的解除情形来确定,主要分为协商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这几种类型,不同类型对应《劳动合同法》的不同条款。 一、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法》第...
解除劳动合同后并非不给工资,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得的报酬,无论劳动合同因何种原因解除,用人单位都有义务支付劳动者在工作期间的工资。
如果是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按照约定和法律规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或在合理时间内结算并支付劳动者工资。比如,某员工与公司协商一致于月底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应在解除时将该员工当月工资结算清楚并支付。
若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如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用人单位同样要足额支付。例如,员工小李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公司离职,在这三十天内小李正常工作,公司不能以其即将离职为由克扣工资。
当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也不能无故拖欠工资。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除了要支付工资外,还可能需要支付金。例如,公司无正当理由辞退员工小张,除了要支付小张工作期间的工资,根据法律规定,还可能要支付小张相应的赔偿金。
若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后不给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依法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仲裁程序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
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这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要求。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解析: 解除劳动合同后并非不给工资,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