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可以不批准么

普法百科1秒前1
法律解析:

一般情况下,离职是否批准需根据离职情形判断。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或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离职的,无需用人单位批准;但如果劳动者未按法定程序离职,用人单位有权不批准。此外,在涉及服务期约定、竞业限制等特殊情形时,离职的处理会更为复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享有法定的离职权利。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通知是程序性要求,通知到达用人单位后,无需用人单位批准,三十日(试用期三日)期满劳动合同即解除。例如,小李在一家公司工作,他提前三十天向公司提交了书面离职申请,公司即便不愿意他离职,也不能以不批准为由阻止他在三十天后离职。

如果劳动者没有按照法定程序提出离职,比如未提前通知就直接要求离职,用人单位有权不批准。因为突然离职可能会给用人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如工作交接不及时导致业务停滞等。像小张在没有提前告知公司的情况下,第二天就说要离职,公司出于工作安排和业务延续的考虑,有权不批准他的离职申请。

当存在特殊情形时,离职的处理会有所不同。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在服务期未满时劳动者提出离职,用人单位可以不批准,并要求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对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如果劳动者离职可能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用人单位也可能不批准其离职申请。

离职是否能被批准要综合考虑法律规定、离职程序以及是否存在特殊约定等多方面因素。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分享举报
备案制几年内不得离职
« 上一篇2秒前
×
19
2025 09

离职可以不批准么

法律解析: 一般情况下,离职是否批准需根据离职情形判断。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或在试用期...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