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缺勤扣绩效后还需要扣工资吗
法律解析: 员工缺勤扣绩效后是否还需扣工资,要依据劳动合同约定、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以及具体缺勤情况来判定,并非绝对要扣或者不扣。 从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角度来看,劳动合同是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关于劳动...
员工犯了错误,在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司合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情况下,可以扣工资,但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用人单位扣除员工工资需要有合法依据。这包括规章制度的制定要合法合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只有经过这样**程序制定且公示或告知劳动者的规章制度,才能作为扣除员工工资的合法依据。
如果员工的错误未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不能随意以其他不合理的理由扣除员工工资。否则,可能构成克扣工资的违法行为,员工有权通过劳动监察投诉、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员工犯错后,用人单位扣工资需要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依据合法的规章制度进行,并且要遵循相应的扣除比例和标准。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法律解析: 员工犯了错误,在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司合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情况下,可以扣工资,但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