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到底怎么写才有效?送出去反悔了能要回来吗?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一时心软,把房子过户给亲戚;朋友借钱不还,干脆说“这钱就当送你了”;或者逢年过节给孩子一大笔压岁钱,结果后来关系闹僵,心里开始打鼓:“这东西送出去了,还能拿回来吗?”...
朋友向你借了两万块,说好年底还,结果到了时间人找不着了,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你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翻箱倒柜找出当初他打的那张“收条”——上面写着:“今收到现金2000元,特此为证。”
你心里咯噔一下:我明明借了两万啊!这少了个“万”字,是不是就只算两千?这张纸到底还有没有法律效力?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的问题:个人收条到底该怎么写,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权益?
很多人觉得,收条嘛,随便写个“今收到某某某给的钱”就行了,错了!法律上讲究的是“证据链”,而收条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写得好,是铁证;写得不好,可能连个废纸都不如。
一张靠谱的收条,必须包含以下五个核心要素:
明确的双方身份信息
别只写“小王”、“老李”,一定要写全名,并附上身份证号码。“今收到张伟(身份证号:1234561990XXXX001X)人民币……” 这样一旦发生纠纷,法院才能准确锁定当事人。
金额必须大写+小写双标注
“20000元”很容易被改成“200000元”,所以规范写法是:“人民币贰万元整(¥20,000.00)”,大写防篡改,小写方便核对,两者缺一不可。
款项性质要写清楚
是借款?还款?赠与?货款?一定要标明用途。“系归还2023年5月1日所借之款项”,避免对方辩称“这是我还你的饭钱”或者“这是你送我的”。
交付方式要注明
现金?银行转账?微信支付?如果是现金,务必写明“以现金方式交付”;如果是转账,最好加上转账时间、账号后四位等信息,因为现实中很多人嘴上说“给了现金”,却拿不出证据。
签字+按手印+日期一个都不能少
签字要本人亲笔书写,不能打印;建议在签名处加盖右手食指指纹(红色印泥),增强证明力;日期必须写具体年月日,避免“近日收到”这类模糊表述。
2022年,杭州一位陈女士借给同事刘某五万元应急,对方当场写了一张收条:“今收到陈芳现金5000元,用于临时周转。” 当时陈女士没细看,想着关系熟,也就没在意。
半年后刘某失联,陈女士起诉追债,庭审中,刘某承认借钱事实,但坚称只借了五千,法官问:“那你为什么实际还过一万?” 刘某答不上来。
法院最终结合银行流水、聊天记录和证人证言,认定实际借款为五万元,判决刘某偿还剩余四万元,但法官当庭指出:“若无其他证据佐证,仅凭这张收条,原告极有可能败诉。”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一张写错的收条,可能让你陷入被动,哪怕你说的是真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明确:
“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已经偿还借款的,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
也就是说,收条本身就是一种债权凭证,但它能不能站得住脚,取决于内容是否清晰、完整、真实。
我们常说“亲兄弟明算账”,其实不是冷漠,而是尊重,一张规范的收条,不是对别人的不信任,而是对自己财产安全的基本负责。
记住这几句话:
下次当你把钱交到别人手上时,请多花三分钟,认真写好这张收条,它不一定用得上,但一旦用上,就是你维权最有力的武器。
最后提醒一句:如果金额较大(比如超过五万),建议直接签借款合同,必要时可进行公证,毕竟,感情经得起考验,但法律只认证据。
别等到人走茶凉,才后悔当初没写清楚。
收条怎么写才有效?不小心写了错别字,钱还能要回来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朋友向你借了两万块,说好年底还,结果到了时间人找不着了,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你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翻箱倒柜找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