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法律解析: 仲裁本身不直接解除劳动合同,但可以通过仲裁来确认劳动合同是否应当解除。当劳动者或用人单位认为符合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但双方存在争议时,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争议,由仲裁机构根据事实...
根据劳动法,劳动者醉驾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赔偿。
一、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而醉驾行为在我国《刑法》中构成危险驾驶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所以,当劳动者因醉驾被司法机关认定构成危险驾驶罪,进而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时,用人单位依据上述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有权单方面解除与该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二、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赔偿的原因经济补偿是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向劳动者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失去工作后的基本生活。当劳动者因自身严重过错,如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导致劳动合同解除时,用人单位不存在过错。从公平原则和法律规定来看,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其中并不包括劳动者因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导致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况。
三、特殊情况说明如果劳动者醉驾但最终未被追究刑事责任,例如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或者检察院作出等,用人单位则不能依据“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条款解除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用人单位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金。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解析: 根据劳动法,劳动者醉驾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赔偿。...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