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是什么时候签
法律解析: 解除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来说,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在双方就解除事宜达成一致时签订;用人单位依法单方解除的,应在解除通知送达劳动者时或合理时间内签订;劳动者单...
解除劳动合同并不等同于开除。解除劳动合同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包含多种情形,开除只是其中一种带有惩罚性质的解除方式。
从定义上来说,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而开除是指用人单位对具有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企业规章制度,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其他违法乱纪行为而又屡教不改的职工,依法强制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最严厉的处分。
从适用的情形来看,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多种多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协商一致解除,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也可解除。当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情形时,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在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情形下也能解除劳动合同。
开除的适用情形相对较为狭窄且严重,主要针对职工存在严重过错的情况。比如职工经常迟到早退、旷工,经多次教育仍不改正;或者在工作中严重失职,给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又或者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等。
从法律后果来讲,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且由用人单位提出的,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主动辞职一般没有经济补偿。而开除这种方式,由于是职工存在重大过错,用人单位通常无需支付经济补偿。所以,解除劳动合同和开除有着明显的区别,不能简单地将二者划等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解析: 解除劳动合同并不等同于开除。解除劳动合同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包含多种情形,开除只是其中一种带...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