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逾期超1年,是不是就没救了?还能翻身吗?律师给你捋捋清楚!
原创文章内容: “哎,律师,我那笔钱逾期了,好像……好像都超过一年了,现在该怎么办啊?是不是我的征信就彻底黑了,以后啥也干不了了?” 经常有朋友带着这样焦虑的语气来问我。 说实话,听到“逾期超过1...
原创文章内容:
大伙儿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名在法律圈摸爬滚打多年的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个挺沉重但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如果招行的信用卡(或者贷款,咱们这里主要说信用卡)逾期已经超过1年了,该怎么办?是不是天就塌下来了?
说实话,逾期超过1年,这可不是个小事儿,这意味着银行那边肯定已经进行过多次催收了,您这边可能也经历了从一开始的慌乱、侥幸,到后来的麻木甚至逃避,但逃避终究不是办法,咱们得正视它。
咱们得明白,逾期1年和逾期1个月、3个月,那性质和后果可是大不一样的,银行的耐心,在这一年里估计也被磨得差不多了。
催收手段升级,可能已进入法律程序:刚开始逾期,可能就是银行客服打打电话,发发短信,时间长了,就可能转给第三方催收公司,手段可能就没那么“温柔”了,逾期超过1年,银行很可能已经启动了内部的法律程序,甚至已经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准备起诉了。您可能已经收到过律师函,或者法院的传票,只是没敢面对。
征信报告“污点”严重,信用彻底“破产”:这一点不用我多说,逾期1年,您的征信报告上肯定已经留下了严重的“污点”,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您想再从银行贷款买房、买车,基本是没戏了,甚至有些工作、生意合作,对征信也有要求,这都会受到影响。征信记录的恢复,也需要漫长的时间,即使还清了,这个逾期记录也要在还清之日起保留5年才能消除。
利息、违约金滚雪球,欠款越积越多:信用卡逾期后,会产生高额的利息和违约金,这一年下来,利滚利,原本可能不多的欠款,现在可能已经变成一个让您瞠目结舌的数字了,这会大大增加您的还款压力。
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如果逾期金额比较大(比如超过5万元,这里要注意,是本金,不包括利息和滞纳金),且经过银行多次催收(通常是两次以上有效催收,间隔至少30天),您仍然拒不还款,或者刻意逃避,那就有可能被银行以“信用卡诈骗罪”报案,虽然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并非没有可能,一旦被认定为恶意透支,那可是要负刑事责任的。大部分情况下,银行还是希望通过民事途径解决,也就是向法院起诉您,要求您偿还欠款,如果法院判决您败诉,您还是不还钱,银行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到时候,您的银行账户、微信、支付宝里的钱可能被冻结划扣,名下的财产也可能被查封拍卖。
生活被严重打扰:催收电话、短信可能会影响到您和家人的正常生活,甚至会联系您的工作单位或亲友,给您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和困扰。
听到这儿,您可能心里更慌了:“律师,都逾期1年了,是不是就真的没救了?”
别灰心!事情虽然严重,但并非完全没有挽回的余地,关键在于您的态度和行动。
停止以贷养贷,不要再拆东墙补西墙了,那样只会让窟窿越来越大。
主动联系银行!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很多人怕被银行“抓起来”,所以不敢接电话,不敢露面,银行的最终目的是收回欠款,您主动联系,表明您不是恶意拖欠,只是遇到了困难,并且有还款的意愿,这一点非常重要。
整理好自己的财务状况,弄清楚自己到底欠了多少钱(本金、利息、违约金分别是多少),现在每个月能拿出多少钱来还。这是和银行协商的基础。
尝试和银行协商还款方案。比如申请“停息挂账”,也就是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的规定,在特殊情况下,确认信用卡欠款金额超出持卡人还款能力、且持卡人仍有还款意愿的,发卡银行可以与持卡人平等协商,达成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5年。
协商成功并不容易,尤其是逾期一年的情况,银行可能已经对您失去信任,您可能需要提供一些证明材料,比如失业证明、疾病证明等,来证明您确实遇到了特殊困难,您也可以尝试寻求专业的法律援助或债务咨询机构的帮助。
一旦达成还款协议,务必严格遵守,按时足额还款。这是您重建信用的唯一途径。
建议参考:
相关法条:
小编总结:
招行逾期超过1年,确实是个大麻烦,征信受损、利息滚雪球、面临催收甚至诉讼,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压力,但请记住,逃避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着冷静,积极面对。
作为您的律师朋友,我必须强调:尽早行动,主动与银行沟通,是您唯一的出路。不要害怕协商,银行也不是铁板一块,只要您有诚意、有计划,很多时候是可以争取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还款方案的。
征信坏了,可以慢慢修复;钱欠了,可以努力去还,但如果因为逃避而让小事变大,甚至触犯法律,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有需要的朋友一点帮助和启发,有困难,别硬扛,寻求专业帮助也是一种智慧,加油!
原创文章内容: 大伙儿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名在法律圈摸爬滚打多年的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个挺沉重但又不得不面...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