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赔偿还是责任方赔偿

一、上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赔偿还是责任方赔偿

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既可以申请工伤赔偿,也能要求责任方赔偿。

从工伤赔偿角度,依据相关法律,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应当认定为工伤。一旦被认定为工伤,职工可从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获得相应赔偿。比如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从责任方赔偿角度,交通事故责任方需根据其责任比例,对受害者进行民事赔偿。赔偿项目通常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造成残疾,还需赔偿、残疾辅助器具费等。

不过,部分赔偿项目不能重复获得。例如医疗费用,一般不能在工伤赔偿和责任方赔偿中都全额主张。职工在处理此类情况时,可先要求责任方赔偿,不足部分再通过工伤赔偿补足。

二、上班小组成员全部受伤能否认定工伤事故罪

我国法律中没有“工伤事故罪”这一,与之相关的是。上班小组成员全部受伤的情况不一定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判断是否构成该罪,需考量以下方面:

第一,是否存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如果小组在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违反了操作规程、安全制度等,就可能符合此条件。

第二,是否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来说,造成三人以上重伤等情况可能被认定为重大伤亡事故。

第三,违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要有上的因果关系。即成员受伤是因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直接导致的。

若上班小组全部受伤是因意外事件、不可抗力等,并非违反安全管理规定所致,就不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但如果符合条件,可认定为工伤,受伤害员工能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三、单位怎么赔偿多少钱

十级工伤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赔偿分为两部分。

一是工伤赔偿。根据工伤保险相关规定,可获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若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

二是单位赔偿。若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例如,员工月工资5000元,工作3年,当地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分别为3个月和6个月工资。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5000×7 = 35000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5000×3 = 15000元;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5000×6 = 30000元;经济赔偿金为5000×3×2 = 30000元,总计110000元。具体赔偿金额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以上是关于上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赔偿还是责任方赔偿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分享举报
下班聚餐后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是否工伤
« 上一篇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