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社保发生工伤该怎么办

普法百科9小时前1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社保,劳动者发生工伤后,依然可以享受工伤待遇,相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劳动者要积极收集证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者要明确即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在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被认定为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劳动者需要收集能够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虽然没有劳动合同,但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都可以作为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

进行工伤认定申请。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在被认定为工伤后,劳动者可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进而根据相关标准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整个过程中,劳动者要及时关注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

分享举报
部队离婚都需要什么手续
« 上一篇9小时前
开发商虚假宣传违反了哪条法律法规
下一篇 »9小时前
×
28
2025 11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社保发生工伤该怎么办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社保,劳动者发生工伤后,依然可以享受工伤待遇,相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按...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