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签合同不缴社保,公司给的现金补贴真能放心拿吗?

普法百科21小时前2

老铁们,今天咱们聊个扎心又现实的话题——有些公司招人时笑嘻嘻地说:“咱这儿不签合同,也不交社保,但每月多给你发点现金补贴,你到手工资更高,双方都省事儿!”听着好像挺划算?别急,你可能正在往坑里跳。

我是律师,处理过太多这类纠纷,很多员工一开始觉得“现金到手多就是赚”,直到生病住院、工伤失业、退休没养老金,才恍然大悟:那点补贴根本cover不了自己的损失!社保不是老板给你的“恩赐”,而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保障,它背后藏着医疗、生育、工伤、失业、养老五大防线,公司用现金替代社保,本质是违法操作,是把风险全部转嫁给你个人。

不签合同不缴社保,公司给的现金补贴真能放心拿吗?

更扎心的是,不签合同、不缴社保,还意味着你和工作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缺乏明确证据,一旦发生纠纷(比如被无故开除、拖欠工资),公司可能反咬一口说你是“临时工”甚至“劳务派遣”,维权难度直接翻倍,别等到需要报销医疗费时才发现,自己手里除了那点补贴,什么都没有。


以案说法:小张的遭遇值得每个打工人警惕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员工小张入职时,公司提出“不缴社保但每月多补2000元”,小张觉得划算就答应了,工作三年后,小张突发疾病住院,手术费花了8万多,他想起公司没缴社保,医疗费没法报销,于是找公司协商,公司却甩出一份《自愿放弃社保承诺书》说:“你自己签过字的,补贴也拿了啊!”

小张懵了——那点补贴根本不够填医疗费的窟窿!后来我们帮他申请劳动仲裁,法律最终认定:缴纳社保是法定义务,员工自愿放弃无效,公司必须补缴社保并赔偿小张医疗报销损失,虽然赢了官司,但小张垫付的医疗费、耗费的时间精力,原本完全可以避免。


法条链接:法律从来不是摆设

  •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劳动者自愿放弃社保的承诺,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属于无效行为。

划重点:社保是国家的强制性制度,不是你和公司之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私下交易,即使你签了放弃协议,公司照样违法,你照样有权追责!


别用短期利益兑换长期风险

  1. 清醒点,现金补贴≠社保:那点差价买不来你看病的报销、失业的救济、退休后的养老金。
  2. 保留证据,随时维权:工资条、聊天记录、工作打卡、离职证明……都是未来维权的重要筹码。
  3. 主动询问,拒绝模糊:入职时直接问清“是否签合同、缴社保”,遇到拒绝缴纳的,大概率是坑。
  4. 已经中招?及时补救:如果公司没缴社保,你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补缴并赔偿损失。

打工不易,但保护自己是底线,宁愿少拿一点现金,也要守住那份长远保障——这才是成年人该有的理智选择。

法律不是用来背诵的,而是用来保护你的
如果有具体问题,欢迎私信咨询(得走正规委托程序哦)。

不签合同不缴社保,公司给的现金补贴真能放心拿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网贷逾期后,催收员把欠款信息发到村里合法吗?
« 上一篇21小时前
怎么考导游证?一文读懂考试流程与法律要点
下一篇 »21小时前
×
22
2025 09

不签合同不缴社保,公司给的现金补贴真能放心拿吗?

老铁们,今天咱们聊个扎心又现实的话题——有些公司招人时笑嘻嘻地说:“咱这儿不签合同,也不交社保,但每月多给你发...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