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到假货怎么赔偿?教你依法维权拿回损失!
买到假货,如何依法索赔? 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或线下购物时,如果不小心买到假货,很多人要么自认倒霉,要么和商家扯皮半天无果,我国法律对消费者权益有明确保护,买到假货完全可以依法索赔。 确认商品...
花了几千块买了一瓶“名酒”,结果喝着味道不对,打开一查才发现是假货?更气人的是,商家还死不认账,说“你没证据”,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老律师的身份,跟你聊聊买到假酒到底该怎么维权、能赔多少、关键步骤是什么,这事儿真不是“自认倒霉”就完事了。
先说结论:买到假酒,不仅有权要求退一赔十,如果造成身体损害,还能追加精神损害赔偿!但前提是——你得会留证据、懂流程、敢较真。

很多人一发现酒是假的,第一反应是愤怒地冲去店里理论,甚至当场摔瓶子,兄弟,停!这样只会打草惊蛇,还可能让自己陷入被动。
正确做法是:
法律只保护有证据的人,情绪解决不了问题。
有些人是在烟酒店买的,有的是在电商平台下单的,还有的是从朋友手里“代购”的,不同渠道,责任方不一样。
重点来了:只要你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哪怕买了十几瓶,也属于消费者范畴,照样受法律保护!
很多人以为“假一赔十”是随便喊的,其实是有法律依据的。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生产或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金额不足一千元的,按一千元算。
举个例子:你花了800元买了瓶假茅台,即使实际损失只有800元,也能主张1000元赔偿;要是花了2000元,就能要2万元!
如果你因为喝了假酒拉肚子住院,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统统可以算进去,这叫“损失三倍”。
现实中,很多商家一开始装傻,等你拿出鉴定报告和法律条文,立马态度转变,但如果对方油盐不进,别犹豫,直接走法律程序。
现在法院对这类案件处理非常高效,尤其是小额诉讼,立案快、审理快、判决快,很多案子一个月内就结案了,而且诉讼费也就几十到几百块,赢了还能让对方承担。
悄悄告诉你:很多职业打假人就是靠这个路径年入百万,不是他们有多厉害,而是他们比普通人更懂规则、更敢用规则。
2023年,杭州一位张先生在某烟酒店买了6瓶“飞天茅台”,总价6000元,喝了一瓶后感觉头晕,怀疑是假酒,便送检,结果显示:酒精成分异常,防伪标签系伪造。
张先生拿着检测报告找商家索赔,对方拒不承认,他一纸诉状告上法院,提交了购买记录、鉴定报告、沟通录音等全套证据。
法院审理认为:商家作为专业经营者,应当确保所售商品真实合法,其行为构成“经营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判决支持“退一赔十”——退还6000元货款,并赔偿6万元。
此案成为当地典型消费维权案例,也被市场监管部门通报表扬。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我干了十几年民商事律师,见过太多人因为怕麻烦、觉得“小事一桩”就忍气吞声,可你要明白,每一次沉默,都是在纵容违法。
买到假酒不是你的错,但不去维权,就是放弃了法律赋予你的武器。
记住这四个关键词:留证、鉴定、依法、坚持。
不要被“你是不是职业打假”这种话吓住——只要是正常消费,你就站得住脚。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法律不会替你生气,但它永远站在有准备的人这一边。
你认真对待自己的权益,世界才会认真对待你。
买到假酒怎么赔偿?发现后别慌,这样做才能拿回损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花了几千块买了一瓶“名酒”,结果喝着味道不对,打开一查才发现是假货?更气人的是,商家还死不认账,说“你没证据”...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