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发霉怎么赔偿?买到变质食品别忍气吞声,这样做才不吃亏!

普法百科4秒前1

兴冲冲打开刚买的面包,却发现角落已经长出绿毛;给孩子泡的奶粉,冲开后闻到一股酸味;甚至一包密封完好的坚果,拆开一看全是白点……更离谱的是,有些商家还振振有词:“你自己保存不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是自认倒霉,还是该理直气壮地维权?

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消费者权益律师,我想和大家掏心窝子聊聊:食品发霉了,不是小事,而是法律明确保护你的权利!你不该沉默,更不该被糊弄,我从实操角度,一步步告诉你:遇到发霉食品,怎么赔、找谁赔、赔多少,才能既维护尊严,又拿回应得的补偿。

食品发霉怎么赔偿?买到变质食品别忍气吞声,这样做才不吃亏!


食品发霉,不是“瑕疵”,是违法行为!

很多人觉得,“不就是发霉嘛,退个钱得了”,但我要说,这不仅仅是退款的问题,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属于违法行为,轻则行政处罚,重则可能构成犯罪,而作为消费者,你有权要求退货+赔偿+合理维权支出

具体怎么操作?记住三步走:

第一步:保留证据,别急着扔!
发现食品发霉,第一反应不是生气,而是拍照、录像,把外包装、生产日期、保质期、发霉部位都拍清楚,如果已经吃了,记得保留购物小票或电子支付记录,这些是后续维权的“铁证”。

第二步:先协商,再投诉。
带上证据,直接找商家或平台客服沟通,态度要坚定但理性,说明情况,并明确提出诉求:退款+法定赔偿(通常是1000元起步),很多商家为了避免麻烦,会当场处理,但如果对方推诿扯皮,别犹豫,马上进入下一步。

第三步:投诉+举报,让监管出手。
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或者通过全国12315平台小程序在线提交,市场监管部门接到举报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受理并调查,一旦查实,商家不仅要赔偿你,还会面临罚款,严重的会被吊销执照。


以案说法:一包发霉的月饼,换来千元赔偿

去年中秋节,杭州的李女士在某超市买了两盒品牌月饼送亲戚,亲戚打开后发现其中一块表面有明显黑斑,凑近一闻还有霉味,李女士第一时间拍照留证,并联系超市要求赔偿。

超市一开始只同意退一盒的钱,说是“个别现象”,李女士没妥协,坚持按《食品安全法》主张赔偿,她向市场监管局提交了证据,包括购买记录、实物照片、沟通录音。

市场监管局认定该批次月饼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责令超市下架同批次产品,并支持李女士的索赔请求。超市不仅退还全部货款,还额外支付了1000元赔偿金,并承担了李女士因维权产生的交通费。

这个案子看似小,却很有代表性:只要证据充分,法律一定站在你这边。


法条链接:你不知道的权利,其实写在明文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简单说:哪怕你买了一包2块钱的发霉饼干,只要你证据齐全,最低也能拿到1000元赔偿,这不是“讹人”,这是国家给你的“惩罚性赔偿”权利,目的就是震慑不良商家。


律师总结:维权不是较真,而是守护底线

有人说:“为了几百块折腾半天,值吗?”
我想反问一句:如果今天是你家孩子吃了发霉食品拉肚子住院,你还觉得“不值得”吗?

每一次沉默,都是对劣质产品的纵容;每一次维权,都是在为整个消费环境“清道”,我们不是要“碰瓷”,而是要用法律武器,守住“入口安全”这条最基本的底线。

下次再遇到发霉食品,别犹豫——
拍照、留证、沟通、投诉,一步都不能少。
你争取的不只是那一千块钱,更是对自己和家人健康的尊重。

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但只要你站出来,它,一定会为你撑腰。

食品发霉怎么赔偿?买到变质食品别忍气吞声,这样做才不吃亏!,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怎么请律师?请律师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上一篇3分钟前
×
19
2025 11

食品发霉怎么赔偿?买到变质食品别忍气吞声,这样做才不吃亏!

兴冲冲打开刚买的面包,却发现角落已经长出绿毛;给孩子泡的奶粉,冲开后闻到一股酸味;甚至一包密封完好的坚果,拆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