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工资怎么计算?一文教你算清加班费!
加班工资怎么算? 在现代职场中,加班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常态,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加班工资到底该怎么计算,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让你在维权时更有底气! 加班工资的计算标准 根据《劳动...
下班时间到了,电脑还亮着;周末本该陪家人,却在工位上改PPT;凌晨两点还在回工作群的消息……更扎心的是——这些“自愿加班”没有一分钱补偿,老板一句“这是责任”、“年轻人要拼”,就把你的辛苦轻轻带过。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加班费到底该怎么算?公司不给,我们该怎么办?
很多人以为,只要在非工作时间工作就是加班,但法律上的“加班”有明确定义。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只有经过用人单位安排,并且超出法定工作时间的工作,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
举个例子:
关键点在于:是否由单位安排 + 是否有证据证明超时工作。
这是重点中的重点!不同时间段的加班,工资计算标准不一样:
加班类型 | 支付标准 |
---|---|
工作日延时加班(比如晚上多干1小时) | 不低于工资的150% |
休息日加班(如周六上班) | 不低于工资的200% |
法定节假日加班(春节、国庆等) | 不低于工资的300% |
👉 简单说:
⚠️ 注意:很多公司玩“调休”套路,尤其是休息日加班用调休代替加班费——这其实合法,但前提是员工同意,而且不能强迫调休不给钱,而法定节假日加班,必须给钱,不能用调休替代!
不少企业耍花招:把工资拆成“基本工资+绩效+补贴”,然后告诉你:“我们按最低工资给你算加班费。”
大错特错!
法律规定,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或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为依据,不能随便压低。
比如你月薪1万,合同写明了,结果公司只按当地最低工资2300元算加班费?这明显违法!
实践中有些地区允许双方协商确定基数(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所以还是要看具体地方政策和合同约定是否合理。
这是最常见的难题,很多人加班靠“领导一句话”,没书面通知、没打卡记录,事后维权难。
但别忘了,微信聊天记录、邮件、排班表、同事证言、监控录像,都可以作为证据!
建议大家平时养成保留证据的习惯:
哪怕只是每天下班后发一句“今日加班至21:00”,长期积累也能形成有力佐证。
小李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开发,三年来几乎天天加班到晚上十点以后,周末也常被叫回来改代码,离职时他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加班费共计18万元。
公司一口否认:“没人安排加班,是他自己效率低。”
但小李早有准备:
劳动仲裁委支持了他的主张,裁定公司支付加班费14.6万元。
法院认为:虽然公司未明文下达加班指令,但从管理行为、工作强度和系统数据来看,已构成事实上的加班安排。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不是公司不说,你就没加班;只要你能证明,法律就站在你这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
实行计时工资制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工资。
各地高院指导意见(如北京、上海、广东)
均明确: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考勤和加班情况负举证责任,若无法提供,则可能承担不利后果。
加班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偿透支,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沦为“工具人”。
我想对所有打工人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你可以拼,但不该被榨干。
你的每一分钟付出,都值得被看见、被尊重、被回报。
——一名始终站在劳动者这边的律师
加班费到底该怎么算?公司不给加班费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下班时间到了,电脑还亮着;周末本该陪家人,却在工位上改PPT;凌晨两点还在回工作群的消息……更扎心的是——这些...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