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市买到过期食品怎么赔偿
原创文章内容: 逛超市时顺手拿了一包饼干,回家一看竟然过期了!这种窝火的事儿不少人都遇到过,大多数人可能觉得“算了,就几块钱的东西”,但其实法律赋予你的权利远不止退货那么简单,作为消费者,你有权...
那天下午,张阿姨像往常一样去家门口的连锁超市采购,在冷藏柜里,她发现一款常买的酸奶正在打折促销,便顺手拿了两盒,回家后,正准备享用时,女儿眼尖发现酸奶已经过期两天了,这样的情况,相信不少消费者都遇到过——在超市买到了过期食品,该怎么办?
第一步:固定证据是关键
发现食品过期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保存好所有相关证据,包括:保留购物小票(这是最重要的凭证)、保留食品外包装(不要开封)、拍摄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拍摄购买时的货架情况(如果有其他同类过期产品更好),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用手机录制一段从发现到取证的完整视频。
第二步:与商家协商解决
带着证据回到超市,找负责人协商,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也就是说,即使你只买了一瓶5元的过期饮料,最低也能获得1000元赔偿。
第三步:协商不成可投诉举报
如果商家拒绝合理赔偿,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或者通过全国12315平台进行网络投诉,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要求对超市销售过期食品的行为进行查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查实后,会对商家进行行政处罚。
第四步:必要时提起诉讼
对于拒不赔偿的商家,消费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时,除了要求赔偿外,还可以要求商家承担诉讼费用,小额诉讼程序简便,成本低,适合此类纠纷。
2022年,北京朝阳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典型案例,消费者王某在某超市购买了一箱标价58元的牛奶,回家后发现已过期3天,王某保留购物小票和牛奶外包装后与超市协商,超市只同意退货并赔偿100元,王某遂向法院起诉,最终法院判决超市退还58元货款,并赔偿1000元。
法院认为,超市作为食品经营者,应当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超市未能履行这一义务,导致过期食品上架销售,构成"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行为,应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148条: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作为消费者,遇到超市销售过期食品时,应当勇敢维权,这不仅是为了个人利益,更是为了促进食品安全环境的改善,维权过程中要注意:
超市作为食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应当建立严格的食品保质期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货架商品,及时下架临期和过期食品,只有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构建更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
在超市买到过期食品,如何索赔才不吃亏?,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超市买到过期食品,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那天下午,张阿姨像往常一样去家门口的连锁超市采购,在冷藏柜里,她发现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