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没签合同员工主动辞职的有哪些补偿
法律解析: 公司没签合同员工主动辞职,员工可能获得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没签合同员工自离,对员工和用人单位都可能产生一定后果。对员工而言,可能拿不到应有的工资、经济补偿,还可能影响职业声誉;对用人单位来说,可能面临支付双倍工资、受到劳动行政部门处罚等法律风险。
首先从员工角度来看。工资方面,员工自离时,如果没有按照正常流程办理离职手续,用人单位可能以员工未交接工作、给公司造成损失等理由,拒绝支付员工自离期间及之前的工资。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但员工自离这种不规范行为可能导致工资结算出现问题。经济补偿方面,若员工是因为用人单位存在未签合同等违法行为而离职,本应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但自离可能使员工丧失主张经济补偿的权利。而且员工随意自离,可能会被原用人单位记录在行业内的职业信用档案中,这会影响其今后在同行业内的求职。
从用人单位角度而言。未签订劳动合同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员工自离后,若其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维权,用人单位就需要承担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的用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用人单位存在未签合同等违法行为时,可能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能会对用人单位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员工自离可能导致工作交接不及时、不完整,影响用人单位的正常业务开展,给用人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法律解析: 没签合同员工自离,对员工和用人单位都可能产生一定后果。对员工而言,可能拿不到应有的工资、经济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