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自离不报备公司要结算工资么
法律解析: 员工自离不报备,公司也需要结算工资。只要员工提供了劳动,公司就有支付工资的义务,自离不影响工资结算,但员工可能需承担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员工自离,用人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若员工违法自离给单位造成损失,单位可要求赔偿;同时,单位仍需依法支付员工已工作期间的工资。
员工自离的定义和性质。员工自离指的是员工未按照法定程序或用人单位规定的流程,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终止劳动关系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违反了劳动合同的约定以及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用人单位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责任。如果员工自离给用人单位带来了经济损失,比如因岗位空缺导致业务停滞、额外招聘和培训成本等,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员工进行赔偿。用人单位可以依据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对自离员工进行相应的处理,如给予纪律处分等。
用人单位的义务。即便员工自离,用人单位也有支付工资的义务。《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明确,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所以,用人单位不能以员工自离为由克扣其已工作期间的工资。用人单位还需按照规定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包括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等。
建议。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离职的流程和相应的责任。当遇到员工自离情况时,及时固定相关证据,以便后续维权。对于员工而言,应遵守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如需离职,按照法定程序提前通知用人单位,避免给自己和单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法律解析: 员工自离,用人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若员工违法自离给单位造成损失,单位可要求赔偿;同时,单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