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再就业被拖欠工资

普法百科1秒前1
法律解析:

退休人员再就业被拖欠工资,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由于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建立的通常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维权方式和适用法律与劳动关系有所不同。

退休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再就业,与用人单位形成的一般是劳务关系,这和普通劳动者与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存在差异。在劳务关系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依据双方签订的劳务合同来确定。

当退休人员遇到被拖欠工资的情况,首先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友好协商。通过直接沟通,了解拖欠工资的原因,看是否能够达成一致解决方案,比如确定支付工资的具体时间等。

如果协商不成,退休人员可以寻求第三方调解。可以向当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相关机构申请调解。这些机构会根据双方的情况,进行居中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若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退休人员可以依据劳务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仲裁的前提是双方在劳务合同中有明确的仲裁约定。仲裁具有高效、专业等特点,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要是没有仲裁约定,退休人员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退休人员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比如劳务合同、工作记录、工资条等,以证明自己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务以及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事实。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退休人员还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或者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投诉,相关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处理,维护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总之,退休人员再就业被拖欠工资时,要积极采取措施,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四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分享举报
离婚房贷部分怎么补偿
« 上一篇2秒前
×
28
2025 11

退休人员再就业被拖欠工资

法律解析: 退休人员再就业被拖欠工资,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由于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建立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