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待遇“大盘点”:这些钱,你都该拿到!
一旦不幸发生工伤,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我能拿到多少钱?”“都有哪些方面的补偿?”别急,听我给你捋一捋,工伤待遇主要包括以下几块,咱们一个一个说清楚:

医疗康复待遇:先把伤治好再说!
- 医疗费:这是大头,治疗工伤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药费、手术费等等,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住院服务标准的,都由工伤保险基金(如果单位给你交了社保的话)或者单位(没交社保的话)来承担,千万别自己扛着,该花的钱得花,才能好得快。
- 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期间,单位或者工伤保险基金得给你发点伙食费补贴,具体标准各地不一样,得看当地的规定。
- 交通费、食宿费:如果因为伤情需要,到统筹地区以外的医院去治疗,那么产生的交通费、食宿费,符合规定的也能报销。
- 停工留薪期工资:你受伤后需要暂停工作接受治疗,这段时间叫“停工留薪期”,这段时间,老板得按你受伤前的工资标准照常给你发工资,一分不能少!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也不能超过12个月。
- 护理费:如果工伤后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那么还会有护理费,护理费可以由单位派人护理,也可以按标准给钱请人护理。
伤残待遇:伤得重,赔偿也得多!如果工伤导致了身体残疾,经过劳动能力鉴定,评上了伤残等级(1级最严重,10级相对较轻),那就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这个钱是国家给的,从工伤保险基金里出。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补助几个月到二十几个月的本人工资不等,比如10级伤残,一般是7个月的本人工资;1级伤残,能拿到27个月的本人工资,这个“本人工资”,一般是指你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
- 伤残津贴:如果评上了1到4级伤残,你可能就没法再继续原来的工作了,这时会按月发给伤残津贴,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单位没交社保的话还是单位付),这个津贴标准也跟伤残等级挂钩。
- 生活护理费:工伤后如果经过鉴定,确实生活不能自理,比如吃饭、穿衣、洗漱都需要人帮忙,那会根据护理依赖程度(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部分不能自理),按月发给生活护理费,从工伤保险基金出。
-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两项主要是在你和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时候才有的,具体标准也是各地不一样,一般是跟伤残等级和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挂钩,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就业补助金由单位支付。
工亡待遇:最沉重的慰藉这是最不幸的情况,如果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
- 丧葬补助金:一般是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比如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
-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这个数额比较大,是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这个数字每年都会涨,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最新的统计数据。
单位不给力?别慌,维权步骤看这里!
讲完了待遇,大家心里大概有数了,可万一单位不按这个标准给,或者干脆耍赖不给,咱劳动者该怎么办呢?别愁,有办法!
第一步:赶紧认定工伤!这是所有待遇的前提!发生工伤后,单位应该在30天内给你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单位不给申请,或者单位没给你交社保,那你自己或者你的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去当地的社保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申请的时候,别忘了带好劳动关系证明(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牌等)、医疗证明等材料。
第二步:做劳动能力鉴定(评残)!工伤认定下来后,如果伤情比较严重,影响劳动能力,那就要在伤情相对稳定后,去做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这个鉴定结果直接关系到你能拿到多少伤残待遇。
第三步:协商!拿着工伤认定决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先跟单位好好谈,看看能不能协商解决,毕竟和气生财,能协商解决是最好的。
第四步:投诉举报!如果协商不成,单位还是不给钱,或者少给钱,你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他们会出面帮你督促单位。
第五步:劳动仲裁!这是比较关键的一步,如果投诉也解决不了,那就得去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裁决后,如果单位还不执行,或者你对裁决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去法院起诉。
维权要有耐心,也要有决心,千万别怕麻烦,也别轻易放弃,这是你应得的权益!
以案说法:小王的维权路
咱们来举个例子,让大家更有感觉,小王是一家机械厂的工人,在一次操作机床时不小心被机器弄伤了右手,导致右手食指骨折。
- 第一步:事故发生后,小王赶紧去医院治疗,单位一开始还挺积极,但后来就想私了,给点医药费就完事,小王觉得不对劲,咨询了律师后,知道了要先做工伤认定,因为单位不配合,小王自己在受伤后3个月内,收集了劳动合同、工资流水、医院诊断证明等材料,向社保局申请了工伤认定,很快就拿到了《工伤认定决定书》。
- 第二步:治疗结束后,小王的右手食指活动还是有些受限,他又去申请了劳动能力鉴定,最后被鉴定为十级伤残。
- 第三步:小王拿着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结果找单位谈,单位只愿意给2万块钱一次性了结,小王根据咱们前面说的标准一算,光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7个月本人工资,他工资6000元/月,就是42000元)、停工留薪期工资(按3个月算,18000元)、医疗费实报实销(花了1万多),加起来就远超2万了。
- 第四步:协商不成,小王就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了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两项各地标准不同,假设当地十级伤残这两项合计是5万元)。
- 结果:仲裁委最后支持了小王的大部分请求,裁决单位总共要支付小王各项待遇加起来差不多12万多元,单位不服,上诉到法院,法院最终也维持了仲裁裁决,小王通过法律途径,拿到了自己应得的赔偿。
你看,小王的例子就很典型,如果他当初稀里糊涂私了了,那就亏大了,懂法、用法,才能不吃亏!
法条链接(敲黑板!)
咱们说的这些待遇,可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有法律依据的:
- 《工伤保险条例》:这是最主要的依据,里面对工伤的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待遇的项目和标准都有详细规定,比如第十四条(工伤认定情形)、第三十条(工伤医疗待遇)、第三十三条(停工留薪期)、第三十五条至第三十九条(不同伤残等级的待遇)、第四十一条(工亡待遇)等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里面也有关于工伤保险的相关规定。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当你和单位发生待遇纠纷时,怎么申请仲裁,这部法律说了算。
各地可能还会有一些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的具体办法,对一些待遇标准(比如一次性医疗和就业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等)会有更细致的规定,大家也要留意当地的政策。
律师总结:核心要点再强调!
各位工友,工伤待遇事关重大,咱们一定要心里有数:
- 及时就医,保留证据:受伤了第一时间去正规医院,所有医疗票据、诊断证明都要保留好,工作证、工资条、考勤记录这些能证明劳动关系的东西,平时也要留个心眼。
- 工伤认定是前提:不管单位配合不配合,自己也要在1年内去申请工伤认定,这是维权的“通行证”。
- 伤残鉴定不能少:伤情稳定后,及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是计算待遇的重要依据。
- 待遇项目要算清: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该有的一项都不能少,不清楚的可以咨询当地社保局或者律师。
- 维权途径要选对:协商、投诉、仲裁、诉讼,一步步来,法律会给你撑腰。
工伤待遇不是老板“恩赐”的,是咱们劳动者应得的权利!发生工伤后,千万别慌,更别轻易放弃,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万一真遇到事了,知道该怎么去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条件的,最好还是咨询专业的律师,让他们帮你把关,争取最大的利益。
祝愿各位工友都平平安安,工作顺利!如果觉得有用,别忘了分享给身边的同事朋友哦!
受了工伤能赔多少钱?待遇标准怎么算?单位不给怎么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