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收到法律告知短信,是真是假?下一步该怎么做才不吃亏?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某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您已严重逾期,我方已启动法律程序,请于24小时内还款,否则将依法起诉并影响征信!” 一看这语气,火急火燎,还带着“法院”“立案”“冻结账户”之类的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连续逾期3天,若未及时处理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
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一连串问号:我什么时候贷过款?是不是搞错了?还是……被盗用了?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咨询,今天我就用大白话、接地气的方式,带你一步步拆解这条短信背后的真相,教你如何冷静应对,既不被吓住,也不吃哑巴亏。
第一步,别慌,也别直接点链接!现在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很多“逾期通知”其实是钓鱼短信,记住几个关键识别点:
👉 正确做法:不要直接回复,也不要点击链接,第一时间打开你常用的银行APP、贷款平台,登录账户查看还款状态;或者拨打该机构的官方客服电话核实。
如果你查完发现——哎,还真有一笔忘了还的小额贷款逾期了,这时候该怎么办?
别自乱阵脚,分三步走:
第一步:立即补救
哪怕只晚了一天,也尽快把欠款+罚息一次性还清,很多平台在你还清后,会给予一定的“宽限期”,不会立刻上报央行征信,越拖越被动,利息滚起来不说,信用记录一旦留下污点,未来买房、买车、办信用卡都受影响。
第二步:主动沟通,争取“消除记录”
还清后,立刻联系平台客服,说明是“非恶意逾期”(比如忘记还款日、系统故障等),请求他们不要上报征信,或申请撤销已上报的记录,有些平台对首次逾期且金额小的用户,愿意通融一次。
第三步:保留证据
把还款凭证、沟通记录(录音、聊天截图)都保存好,万一将来出现纠纷,这些就是你的“护身符”。
去年我接了一个案子,当事人是个90后外卖小哥阿强,他突然收到某网贷平台的逾期短信,说他借了8000块半年没还,还要起诉他。
阿强懵了:我从没注册过这个平台啊!
我们调取了他的征信报告,果然有一条“某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记录,放款时间是半年前,但问题来了——借款合同上的身份证照片和签名都不是他的。
我们立刻向平台发函,要求暂停催收并核查身份信息,同时报警,立案调查,最终查明:有人用阿强遗失的身份证复印件,在黑市办理了“伪实名认证”,骗走了这笔贷款。
法院判决:阿强无需承担还款责任,平台因审核不严被监管部门处罚。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不是所有“逾期”都是你的错,一旦发现身份被盗用贷款,必须第一时间维权,别让别人的错误毁了你的信用人生。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你有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也就是说,如果你“被贷款”“被逾期”,完全可以依法要求删除不良记录,甚至追究相关方的法律责任。
一条“贷款逾期”短信,可能是提醒,也可能是陷阱。
面对它,最怕的不是逾期本身,而是慌乱中做出错误决定——比如盲目点击链接、转账“解冻金”,或者干脆破罐子破摔,任由信用崩塌。
记住我的三点忠告:
信用是你在这个社会行走的“隐形身份证”,比钱更重要。
别让它,因为一条短信,毁于一旦。
我是律师老陈,下次见。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下一步该怎么做才不吃亏?,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连续逾期3天,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