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有什么后果

普法百科1秒前1
法律解析:

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会面临被劳动者索要、加付赔偿金、可能引发劳动纠纷和企业信誉受损等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当用人单位在符合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下却不支付时,劳动者有权通过合法途径索要。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

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还会面临加付金的后果。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这意味着用人单位不仅要支付原本应支付的经济补偿金,还可能需要额外支付一笔数额不菲的赔偿金。

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容易引发劳动纠纷。劳动者可能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劳动纠纷的处理会耗费用人单位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安排人员应对仲裁和诉讼程序,准备相关证据材料等。

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会对企业信誉造成负面影响。在劳动力市场中,良好的信誉有助于企业吸引优秀人才。一旦企业因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等行为被曝光,可能会被求职者视为不良雇主,导致优秀人才不愿加入,影响企业的人才储备和发展。合作伙伴了解到企业存在此类问题,也可能对合作产生顾虑,进而影响企业的业务拓展和市场形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分享举报
劳动合同有何特征
« 上一篇1秒前
×
09
2025 10

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有什么后果

法律解析: 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会面临被劳动者索要、加付赔偿金、可能引发劳动纠纷和企业信誉受损等后果。 根据...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