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到底怎么判?闹事者真能逍遥法外吗?
寻衅滋事怎么处理?律师详解法律红线与应对策略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寻衅滋事”这个词,但很多人对它的具体定义和法律后果并不清楚,有人觉得“不过是吵个架”“喝多了闹事”,甚至误以为“小事一桩,关几天就放...
生活中,有时候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起了冲突,甚至动了手,如果因为寻衅滋事把人打成了轻伤,这事儿可就不只是赔钱那么简单了,搞不好还得负刑事责任,寻衅滋事造成轻伤,到底会怎么判刑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寻衅滋事罪”,简单说,就是那些没事找事、故意找茬,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都可能构成这个罪。
而“轻伤”呢,是指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这个伤情鉴定是有严格标准的,得由专业机构出具鉴定报告。
当寻衅滋事的行为造成了他人轻伤,这就符合了寻衅滋事罪中“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这一情形,根据咱们国家《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犯寻衅滋事罪的,一般情况下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具体判多久,可不是一个“轻伤”就能直接决定的,法官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
所以说,寻衅滋事致轻伤,判刑的幅度在五年以下,但具体到每个人,可能是几个月的拘役,也可能是几年的有期徒刑,这都要看案件的具体情况,如果情节相对轻微,比如双方都有过错,或者犯罪嫌疑人是初犯,事后积极赔偿并获得谅解,也有可能争取到不起诉或者免于刑事处罚的结果,但这都需要专业的法律辩护和努力。
咱们来举个例子,就叫“小张的故事”吧,小张呢,平时就有点冲动,爱喝酒,有一天晚上,他和朋友在烧烤摊喝酒,隔壁桌的小李不小心碰掉了他的一个啤酒瓶,小张当时就不乐意了,借着酒劲,上去就对小李推推搡搡,嘴里还骂骂咧咧,小李道歉了,但小张还是不依不饶,一拳打在了小李的脸上,导致小李鼻梁骨骨折,经鉴定为轻伤二级。
事后,小张也后悔了,他的家人积极赔偿了小李的医药费、误工费等损失,小李也出具了谅解书,法院审理后认为,小张在公共场所因琐事随意殴打他人,致一人轻伤二级,其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罪,但考虑到小张系初犯,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具有坦白情节,且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法院判处小张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这个例子就说明,即使造成了轻伤,但如果有从轻处罚的情节,是可以争取到比较轻的处罚的,比如缓刑,就不用实际去监狱服刑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具体条款可自行查阅,其中对“情节恶劣”、“情节严重”等有详细解释,比如致一人以上轻伤或者二人以上轻微伤的,属于“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
寻衅滋事造成他人轻伤,已经达到了刑事立案的标准,构成了寻衅滋事罪,面临的是刑事处罚,一般量刑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但具体的判决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犯罪情节的轻重、是否有自首、立功、坦白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以及是否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等酌定从宽处罚情节。
如果不幸卷入了这类案件,无论是被害人还是嫌疑人,都应该及时咨询专业的律师,对于嫌疑人而言,尽早委托律师介入,能够更好地了解案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争取最有利的处理结果,比如争取不起诉、免于刑事处罚或者适用缓刑,而对于被害人而言,律师也能帮助其依法维护自身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争取合理的赔偿。
冲动是魔鬼,遇事一定要冷静,千万别因为一时之气,做出让自己后悔终生的事情,法律是严肃的,任何破坏社会秩序、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都将受到应有的惩处。
寻衅滋事造成轻伤,会怎么判刑呢?,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生活中,有时候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起了冲突,甚至动了手,如果因为寻衅滋事把人打成了轻伤,这事儿可就不只是赔钱那么...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