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收到外访通告,是真上门还是吓唬人?
最近有朋友问我,说自己网贷逾期了一段时间,突然收到一个所谓的“外访通告”,上面写着要派人上门调查、核实情况,甚至还提到了要联系村委或者单位,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大家收到这种“外访通告”,第一反应肯定是紧张和害怕,这很正常,毕竟涉及到“上门”,感觉自己的生活要被打扰,隐私可能受到侵犯,但请先深呼吸,冷静一下,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这个“外访通告”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以及遇到了该怎么应对。
这种“外访通告”,它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呢?它不是法院的传票,也不是公安的逮捕令,很多时候,这是网贷平台或者其委托的第三方催收公司,为了给逾期借款人施加压力,促使其尽快还款而采取的一种催收手段,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你感到恐慌,从而想办法筹钱还款。
他们真的会上门吗?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不排除有些催收公司会真的派人上门,但另一方面,更多的时候,这可能只是一种“攻心为上”的策略,毕竟,上门催收也需要成本,而且如果操作不当,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他们会根据你的欠款金额、逾期时间、以及之前的沟通情况来综合判断。目的就是给你施压,逼你还钱。
如果真的上门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 保持冷静,不要恐慌:对方也是人,只要你不激化矛盾,一般不会有过激行为。他们是来要钱的,不是来打架的。
- 核实身份,问清来意:如果对方上门,你有权要求他们出示工作证件、授权委托书等,明确他们是哪家机构的,找谁,有什么事。不要随便让陌生人进门,可以隔着门沟通,或者约定在小区楼下、物业办公室等公共区域见面。
- 拒绝非法闯入:未经你允许,任何人都无权强行进入你的住宅,如果对方有强行闯入、威胁恐吓、骚扰邻居等行为,立即报警。
- 可以选择不接待,但沟通要注意:如果你实在不想见,或者觉得对方来意不善,可以明确告知“我现在不方便,请通过电话或书面方式与我联系”,然后关门。但千万不要激化矛盾,也别轻易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 注意保留证据:如果对方上门,沟通过程中可以悄悄录音录像(注意别侵犯对方隐私,比如在自己家门口公共区域录是可以的),万一对方有不当言行,这就是证据。
建议参考:
- 优先想办法还钱: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如果确实有困难,看看能不能和家人朋友周转一下,或者主动和网贷平台沟通协商还款计划。
- 主动与平台协商:收到通告后,与其惶惶不可终日,不如主动联系网贷平台,说明自己的实际困难,争取停息挂账、分期还款等方案,很多平台是愿意协商的。
- 辨别催收行为是否合法:如果催收人员使用暴力、威胁、恐吓、侮辱、诽谤、骚扰你的家人朋友或单位等非法手段,记得保留证据,并向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投诉,或者直接报警。
- 保护好个人信息和家庭安宁: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详细住址、家人信息透露给催收人员,如果对方骚扰到你的正常生活,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 实在不行,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欠款金额较大,自己处理起来力不从心,可以考虑咨询专业的律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应对策略。
相关法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强调了公民的隐私权和名誉权不受侵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非法侵入住宅是犯罪行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 《个人信息保护法》: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催收过程中也应遵守此规定,不得滥用个人信息。
作为一名见过不少类似情况的法律工作者,我给大家总结几句掏心窝子的话:收到“外访通告”,先别怕,它更多的是一种催收手段。保持冷静,了解自己的权利,不要被对方的气势吓倒,欠债了,想办法还钱是根本。如果能协商,就积极沟通;如果遇到非法催收,也别忍着,保留证据,依法维权,生活再难,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别让一时的债务把自己压垮。欠钱了,咱不赖,但也不能让人随便欺负!
网贷逾期收到外访通告,是真上门还是吓唬人?,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入党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这份清单请收好!
« 上一篇1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