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收到律所短信,是吓唬还是真要起诉?别慌,先搞清这5件事!

金融债务34秒前1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看是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名下贷款已严重逾期,我所受xx金融机构委托,依法启动催收及诉讼程序,请尽快处理,避免承担法律责任。”

那一刻,心猛地一沉,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是不是要坐牢?房子车子会不会被查封?”

贷款逾期收到律所短信,是吓唬还是真要起诉?别慌,先搞清这5件事!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收到这种短信,到底是“狼来了”,还是真的要动真格?你该怎么做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先判断:这条短信到底靠不靠谱?

不是所有带“律所”字眼的短信都代表马上要打官司,现实中,很多催收公司会打着“律师事务所”的名义发短信,制造恐慌,逼你还钱,真正的律师函,不会通过群发短信形式送达。

教你三招辨别真假:

  1. 看落款是否具体:正规律所短信或函件,一定会写明律所全称、执业律师姓名、联系电话和地址,如果只写“某某法律团队”“法务中心”,基本可以判定是催收。
  2. 查号码来源:很多所谓“律所”短信来自虚拟号段(82、00开头),这类号码根本无法验证身份。
  3. 有没有正式文书:真正的法律行动,一定会通过邮寄或电子送达方式发送《律师函》或《民事起诉状》,而不是一条冷冰冰的短信。

情绪越紧张,越容易被拿捏,先冷静,再核实。


逾期了,到底会面临什么后果?

很多人怕的不是还钱,而是“后果太严重”,咱们来客观说说:

  • 轻则影响征信:逾期记录会上报央行征信系统,未来五年内申请房贷、车贷、信用卡都会受限。
  • 中则被催收骚扰:电话轰炸、短信威胁、甚至联系亲友,虽然违法,但现实中屡见不鲜。
  • 重则被起诉:如果金额较大(通常超过1万元以上)、逾期超过90天且拒不沟通,银行或平台确实可能委托律所起诉。

但你要明白一点: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第一目标是回款,不是打官司,诉讼成本高、周期长,他们更希望你主动协商还款。


收到短信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该做的三件事:

  1. 立即核实债务情况:登录贷款平台或拨打官方客服,确认是否真的逾期、欠款金额是否准确。
  2. 主动联系对方协商:哪怕现在没钱,也要表达还款意愿,可以说:“我现在遇到困难,能不能分期?或者缓一个月?” 态度诚恳,往往能争取到缓冲期。
  3.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短信、通话录音、微信聊天都要保存,万一将来被起诉,这些是你证明“非恶意拖欠”的关键证据。

千万别做的三件事:

  1. 直接拉黑所有电话,玩消失——这会被认定为“逃避债务”,加重法律风险。
  2. 轻信“内部渠道删记录”“代协商免息”的中介——99%是骗子,反而雪上加霜。
  3. 拆东墙补西墙,以贷养贷——这是深渊的开始。

以案说法:小王差点被“假律师函”逼崩溃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王在某网贷平台借了3万,因失业逾期半年,突然收到一条“XX律师事务所”发来的短信,说已立案,三天内不还钱就冻结账户、列入失信名单。

小王吓得整夜睡不着,差点去借高利贷还钱,后来他打电话到短信里的“律所”,发现根本查无此所,我们调取平台数据发现,那家机构根本没有委托任何律所,所谓的“律师函”只是催收公司PS的图片。

最后我们向银保监会投诉该平台违规催收,同时协助小王与平台达成分期协议,每月还800元,两年结清,既保住了征信没进一步恶化,也没背上新债。

关键点就两个:不信谣、不沉默。


法条链接:你的权利,法律早就写好了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国家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明确禁止:恐吓、侮辱、骚扰第三人、虚假陈述法律后果等行为。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他人个人信息进行催收。

也就是说,即使你欠钱,催收也不能突破法律底线,你有权拒绝暴力催收,并向监管部门举报。


别让一条短信击垮你的人生

兄弟姐妹们,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恐慌中做出错误选择,一条短信,不该成为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想告诉你的是:
👉 欠债要还,这是义务;
👉 但你的人格尊严、生活安宁,同样受法律保护;
👉 面对压力,最聪明的做法不是逃跑,而是理性面对、主动沟通、依法维权

人生总有起落,一时困难不代表永远失败,只要你愿意站出来解决问题,法律永远站在讲理的那一边。

如果你现在正被催收困扰,不妨先做一件事:打开手机,给贷款机构打个电话,说一句:“我想还,但需要一点时间。”
光是这句话,就能换来转机。

我是张律师,专注债务纠纷十年,愿你走出阴霾,重获清爽人生。

贷款逾期收到律所短信,是吓唬还是真要起诉?别慌,先搞清这5件事!,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合作医疗怎么缴费?错过时间还能补吗?一文说清所有细节!
« 上一篇6分钟前
×
06
2025 10

贷款逾期收到律所短信,是吓唬还是真要起诉?别慌,先搞清这5件事!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看是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名下贷款已严重逾期,我所受xx金融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