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按最低基数交社保,真是为我好吗?
作为一名处理过大量劳动争议案件的律师,我常常遇到员工困惑又无奈地问我:“律师,公司说按最低基数交社保是为了帮我‘到手工资多一点’,这真的合法吗?对我到底有什么影响?”今天我想用最直白的方式,和大家聊聊...
刚找到新工作,心里正美着呢,结果HR悄悄跟你说:“社保这事儿,你看……要不你自己交?我们把这笔钱折现给你,到手工资还能多点儿!”听上去是不是挺心动?别急,这话里头藏着的可不只是“多拿几百块”那么简单。
很多初入职场的朋友,尤其是年轻人,总觉得社保离自己很远。“养老金?几十年后的事!”“医保?我身体好着呢!”——公司正好借这种心态,用“现金补贴”代替社保缴纳,表面上你每个月多收了三百五百,放弃的是你整个职业生涯的保障底线。
社保真的不只是“扣钱”,它背后关联着医疗报销、生育津贴、工伤保障、失业救济,甚至在大城市还捆绑着购房、落户、孩子上学等一系列社会资源,一旦断缴,这些权益瞬间清零,更可怕的是,公司省下了本应承担的保费,把巨大风险转嫁给了你,如果工作中发生意外,没有工伤保险,所有医疗费用可能都得自己扛;生娃时没有生育险,几万元的生育津贴直接就没了。
也许有人会说:“是我自愿签放弃社保协议的!”但这句话在法律面前毫无分量,按规定,缴纳社保是公司的法定义务,不因员工“同意”而免除,换句话说,即使你白纸黑字写了“自愿放弃”,公司仍然违法。
95后小张入职某初创公司时,老板说:“咱是小团队,交社保麻烦,每月多给你800块,你自己处理吧!”小张觉得划算,就答应了,半年后他在工作中意外受伤,医药费花了三万多,公司却说:“你没交工伤保险,这钱公司不承担。”
小张告到劳动仲裁,结果不仅公司被责令补缴社保、报销医疗费,还额外赔了一笔赔偿金,而那每月800块的“补贴”,也因为缺乏法律依据被要求退回。
你看,所谓的“自愿”和“补贴”,关键时刻根本靠不住。
社保不是选择题,而是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和社会义务,哪怕你当下觉得“现金更实在”,长远来看,社保才是那个帮你兜住风险的安全网,一旦公司提出不缴社保,你可以明确拒绝,甚至保留证据(如录音、聊天记录),必要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
一家规范的公司绝不会在社保上动手脚,真正为员工着想的企业,会主动为你保障权益——而不是用“折现”诱惑你放弃未来,你的职业之路刚起步,别为了一点小利,赌上自己的保障底线。
本文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整理而成,具体个案请咨询专业律师。
公司不给我交社保,真的是为我着想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刚找到新工作,心里正美着呢,结果HR悄悄跟你说:“社保这事儿,你看……要不你自己交?我们把这笔钱折现给你,到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