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有哪些误区和问题

普法百科1秒前1
法律解析:

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常见误区有认为不签合同对自己更有利、试用期不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等;常见问题包括合同条款不明确、用人单位拒绝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存在霸王条款等。

在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其一,有人觉得不签订劳动合同对自身更有利,认为可以随时离职且能获得双倍工资。事实上,不签订劳动合同会使劳动者难以证明与单位的劳动关系,在主张权益时面临诸多困难,如认定工伤、追讨工资等,而且双倍工资的主张也有仲裁时效限制。其二,部分人认为试用期无需签订劳动合同,这是错误的。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应在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仅约定试用期,该试用期不成立,此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也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合同条款不明确是较为普遍的情况,比如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关键内容表述模糊。这可能导致用人单位随意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和地点,或者在支付工资时产生纠纷。有些用人单位拒绝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口头约定代替。这种做法对劳动者风险极大,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很难提供有效的证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合同中还可能存在霸王条款,例如要求劳动者放弃某些法定权利,如加班工资、年休假等,或者约定过高的违约金。这些条款往往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属无效,但劳动者在签订合同时往往难以察觉。

还有的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等证件,或者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缴纳押金等。这些行为都是违法的,劳动者有权拒绝,并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应仔细审查合同条款,遇到不明确或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必要时可咨询专业,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分享举报
休年假被扣工资合法吗
« 上一篇2秒前
×
18
2025 09

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有哪些误区和问题

法律解析: 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常见误区有认为不签合同对自己更有利、试用期不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等;常见问题...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