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医疗补助金赔偿标准

普法百科1秒前1
法律解析:

一次性医疗补助金赔偿标准因地区而异,同时与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等因素相关。一般是按照当地规定的具体标准,结合职工的伤残级别来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

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主要是在工伤和职业病的相关赔偿中涉及。它是对工伤职工因工伤导致的后续医疗等方面可能产生费用的一种补偿。

在工伤领域,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不过,具体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以广东省为例,五级伤残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标准为十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为八个月,七级为六个月,八级为四个月,九级为二个月,十级为一个月。这里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十二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百分之三百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百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百分之六十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计算。

再如北京市,五级至十级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合并计算,标准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5至30个月的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其中五级30个月,六级25个月,七级20个月,八级15个月,九级10个月,十级5个月。

所以,要确定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的具体赔偿标准,需要明确所在地区,并且结合职工的伤残等级等实际情况,按照当地的相关规定进行准确计算。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

分享举报
校长有权分配班主任费吗
« 上一篇2秒前
×
18
2025 09

一次性医疗补助金赔偿标准

法律解析: 一次性医疗补助金赔偿标准因地区而异,同时与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等因素相关。一般是按照当地规定的具...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