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公司不交社保自离,我反而被公司告了?法官,公司违法在先!
大家好,我是法律界的老朋友,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很多打工人都会遇到的揪心事:公司不交社保,我一气之下“自离”了,结果反而被公司倒打一耙,说要追究我“擅自离职”的责任,这合理吗?法律到底站哪边? 这类问...
公司不赔N+1,劳动者可先与公司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劳动法律中,N代表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1则是指用人单位在符合法定情形下解除劳动合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当公司不赔N+1时,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协商解决。劳动者可以主动与公司相关负责人沟通,明确指出公司应依法支付N+1的依据,如《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用人单位在某些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和代通知金的条款。通过友好协商,尝试达成赔偿协议。这种方式成本低、效率高,有助于维护双方的关系。
若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行政部门。劳动者需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明自己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监察部门在接到投诉后,会对公司进行调查,若查证属实,会责令公司支付相应赔偿。
劳动者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劳动者要在规定的仲裁时效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和相关证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辩论,并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
劳动者在面对公司不赔N+1的情况时,要了解自己的权利,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以增加维权的成功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法律解析: 公司不赔N+1,劳动者可先与公司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