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会如何追究责任
法律解析: 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通过与单位协商、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等方式处理。
当用人单位出现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时,有多种途径可供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
协商是较为温和且优先推荐的方式。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尝试了解未支付报酬的具体原因。也许是财务流程出现问题或者其他客观因素导致的暂时延迟,通过友好协商,双方有可能达成解决方案,用人单位及时补发工资。
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有责任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金。
申请劳动仲裁也是常见的维权手段。劳动者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在申请仲裁时,需要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事实。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劳动者还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如果用人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既不提出书面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通过以上多种途径,劳动者能够在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时,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通过与单位协商、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向法...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