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认定等级如何划分的
法律解析: 伤残认定等级一般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到十级,一级最重,十级最轻。不同类型的伤残如工伤、交通事故等,其具体划分标准和依据有所不同。 在我国,常见的伤残认定主要涉及工伤和交通事故两种类型...
五级伤残是较为严重的伤残等级,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在工伤领域和人身损害领域各有其相应的划分方式和具体情形。
在我国,伤残认定标准通常依据不同的情形分为工伤伤残认定和人身损害伤残认定等。对于五级伤残的划分,以下分别进行阐述。
工伤五级伤残划分: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五级伤残有众多具体情形。例如,癫痛中度;四肢瘫肌力4级;单肢瘫肌力3级;双手部分肌瘫肌力3级;一手全肌瘫肌力3级;双足全肌瘫肌力3级;完全运动性失语;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具有一项者;不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具有多项者;全身瘢痕占体表面积≥50%,并有关节活动功能受限;面部瘢痕或植皮≥1/3并有毁容标准之一项;脊柱骨折后遗30°以上侧弯或后凸畸形,伴严重根性神经痛(以电生理检查为依据)等。
人身损害五级伤残划分:按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五级伤残也有明确界定。比如,精神障碍或者中度智能减退,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受限,需要指导;头面部瘢痕形成面积达40.0cm²以上;颈前三角区瘢痕形成面积达25.0cm²以上;一眼球缺失、萎缩或者盲目5级,另一眼重度视力损害;双耳听力障碍≥81dB HL;一上肢肘关节以上缺失;一下肢膝关节以上缺失;一肢缺失(上肢肘关节以上,下肢膝关节以上),另一肢各大关节功能丧失均达50%或者其余肢体任二大关节功能丧失均达75%等。
不同的五级伤残划分标准,在具体的和处理中起着关键作用。无论是工伤还是人身损害的五级伤残认定,都需要专业的鉴定机构依据相应标准进行科学、公正的鉴定。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法律解析: 五级伤残是较为严重的伤残等级,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在工伤领域和人身损害领域各有其相应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