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公司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
法律解析: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如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未支付工资,就属于违法拖欠工资行为。 在劳动法律体系...
离职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即算违法。一般情况下,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所以通常超过一个月未支付工资就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对于“按月支付”,可以理解为每月至少发放一次工资。在劳动者离职时,用人单位应按照双方约定的日期或在合理时间内结清工资。
关于工资支付周期,不同行业、不同用人单位可能存在差异,但大多数是按月支付。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工资支付周期是月,那么在离职后超过一个月仍未支付工资,就构成了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例如,劳动者每月5日发工资,若在离职后次月5日仍未收到工资,且无正当理由,就属于违法拖欠。
不过,在实际情况中,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因不可抗力等客观原因导致用人单位无法按时支付工资,且用人单位及时告知劳动者并在合理期限内支付的,可能不被认定为违法。但如果用人单位是故意拖欠工资,以各种借口拖延支付,这就明显违反了法律规定。
当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劳动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要求其及时支付工资;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总之,劳动者要积极运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劳动报酬权益。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法律解析: 离职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即算违法。一般情况下,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