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约定劳动报酬怎么处理
法律解析: 没约定劳动报酬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
没有约定劳动报酬,双方可以重新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现实中,可能会出现劳动合同没有约定劳动报酬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规定,当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首选方式,双方可以就劳动报酬的具体数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确定,达成一致意见后以书面形式补充到劳动合同中。
如果双方无法重新协商达成一致,那么就需要看用人单位是否存在集体合同。若有集体合同,且集体合同对劳动报酬有相关规定的,就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来执行。集体合同是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的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倘若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此时实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也就是说,劳动者可以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来确定自己的劳动报酬。
如果以上情况都不适用,即既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就适用国家有关规定。国家会有一些关于劳动报酬的最低标准等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支付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等国家规定的要求。总之,即便劳动合同没有约定劳动报酬,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然受到法律的保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法律解析: 没有约定劳动报酬,双方可以重新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