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岗后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怎么算

普法百科22秒前1
法律解析:

待岗后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与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紧密相关。比如,劳动者在单位工作了3年零8个月,由于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那么其工作年限就按照4年计算,对应的经济补偿金就是4个月工资。若工作了2年零3个月,不满6个月的按半年计算,经济补偿金则是2.5个月工资。

月工资的确定: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待岗期间工资待遇与正常工作时差异较大,在计算平均工资时,应将待岗期间的工资也纳入计算范围。例如,某劳动者正常工作时月工资为6000元,但待岗期间每月只发放1500元生活费,在计算平均工资时,要综合这12个月的工资收入来计算平均值。

工资基数限制: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比如,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三倍就是15000元,若劳动者月工资为20000元,那么计算经济补偿金时月工资基数就按15000元计算。

特殊情况:当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上述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金。例如,用人单位在没有合法理由的情况下与待岗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就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分享举报
劳动合同第二次签应该是几年
« 上一篇24秒前
自然人干扰公司正常工作怎么办
下一篇 »21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