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思念会在哪个瞬间悄悄找上门?

普法百科32秒前1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也是一名处理过不少婚姻家事案件的律师,今天咱们不聊那些冷冰冰的法条,来聊聊一个特别私人,但又可能很多经历过离婚的朋友都会碰到的问题:离婚后,到底多久会开始思念对方呢?

这个问题,说实话,真没有标准答案,就像问“伤口多久会愈合”一样,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离婚后,思念会在哪个瞬间悄悄找上门?

刚离婚那会儿,很多人可能不是思念,反而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终于不用再争吵了,不用再看对方脸色了,不用再为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心了,那段时间,你可能会忙着搬家、换工作、重新布置房间,把生活里所有对方的痕迹都暂时清理出去,让自己沉浸在“新生”的忙碌和兴奋中,这时候,思念?可能连影子都没有。

当过了这段“蜜月期”,生活慢慢回归“平静”,那种平静底下,可能就开始暗流涌动了,也许是某个周末的清晨,你习惯性地想喊对方起床吃早饭,却发现身边的位置是空的;也许是路过你们常去的那家餐馆,闻到熟悉的味道,脚步不自觉地就慢了下来;又或者,是在某个加班的深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打开门,迎接你的不是温暖的灯光和一句“回来了”,而是一室的冷清。

你看,思念这东西,它不是闹钟,不会准时响起,它更像是个幽灵,总在你最不经意、最脆弱的时候,悄悄钻出来,挠你一下,让你心里泛起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楚,可能是一个共同用过的杯子,一首一起听过的歌,甚至是对方曾经抱怨过无数次的你的某个小习惯,在分开后,都可能变成思念的触发器。

有些人可能在离婚后一两个月,当生活的琐碎开始凸显一个人的艰难时,思念就来了,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半年,一年,甚至更久,久到你以为自己已经彻底放下了,却在某个平平无奇的午后,因为看到一对像极了曾经的你们的情侣,而瞬间红了眼眶。

别纠结“多久会开始思念”,重要的是,当思念来敲门时,你要怎么面对它。


以案说法:

王女士和张先生结婚五年,因性格不合及张先生长期出差,沟通渐少,最终和平分手,刚离婚那会儿,王女士感觉浑身轻松,终于可以不用再无休止地等待和猜测,她把家里重新装修,报了瑜伽班,和朋友聚会,日子过得“充实”又“自由”。

大概在离婚后的第三个月,一个雨夜,王女士加班到很晚,打车回家时,司机放了一首他们以前常听的歌,那一刻,所有的防线好像突然就垮了,她想起以前张先生出差回来,无论多晚,都会给她带一份她爱吃的宵夜;想起冬天的时候,他会把她的手揣进自己的口袋里,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她这才意识到,那些曾经被争吵和不满掩盖的温情,其实一直都在。

王女士的情况并非个例,很多当事人在离婚初期,被离婚的“仪式感”和对新生活的憧憬包裹,暂时屏蔽了思念,但当生活的喧嚣散去,那些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和曾经的美好,就会以思念的形式浮现。


法条链接:

思念本身是一种情感,法律无法直接规制,但如果思念涉及到对子女的探望,或者因思念而产生的财产纠纷等,则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关于离婚后子女探望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如果你因为思念孩子而对方阻挠探望,可以依据此条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律师总结:

说到底,“离婚后多久开始思念”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它不像我们处理案件,有明确的程序和期限,它更像是一场个人的内心修行,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与那段逝去的关系告别。

  1. 正视思念,不必抗拒:思念不是软弱,也不是后悔,它只是证明你们曾经真实地爱过、生活过,允许自己去感受它,接纳它,这是走出阴霾的第一步。
  2. 区分思念的本质:有时候我们思念的可能不是那个人,而是那段时光里的自己,或者是那种被照顾、被需要的感觉,试着去分辨清楚,才能更好地处理这份情绪。
  3. 把思念化为成长的动力:与其沉溺在思念的情绪里无法自拔,不如把这份情感沉淀下来,反思过去的关系,从中学习,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4. 向前看,不回头:无论思念多么汹涌,都要记得,离婚是为了让双方都能有机会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把目光投向未来,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的精彩。

如果这份思念让你陷入长期的负面情绪,甚至影响到正常生活,也别忘了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生活总要继续,愿每一个经历过离别伤痛的人,都能在思念过后,找到属于自己的阳光和力量。

离婚后,思念会在哪个瞬间悄悄找上门?,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网贷逾期短信通知群发,究竟会发给谁?
« 上一篇1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