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您好,是XXX先生/女士吗?您在我们这儿的贷款已经逾期了,请您尽快处理一下……”
“再不还钱,我们就要采取进一步措施了!”

“你家人知道你欠钱不还吗?”
是不是一听这些话,头都大了?逾期了,谁心里都不好受,催收电话一来,更是火上浇油,焦虑、烦躁、甚至恐惧,各种情绪涌上心头,有的人干脆不接,想着“眼不见心不烦”;有的人接了就吵,觉得对方态度恶劣;还有的人被吓得不行,想尽办法拆东墙补西墙,结果越陷越深。
其实啊,逾期之后,催收电话是绕不开的一环,但怎么应对,这里面可有大学问,处理得好,能帮你争取时间,甚至减少损失;处理不好,可能会让矛盾激化,给自己带来更多麻烦。
心态调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先稳住!
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稳住心态!逾期不是世界末日,催收电话虽然烦人,但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
- 接还是不接?我的建议是,一定要接!但不是说每一个都要秒接,可以选择一个相对空闲的时间回过去,完全不接电话,可能会被认定为恶意拖欠,催收方可能会采取更激烈的手段,比如联系你的紧急联系人、单位,甚至上门(上门催收也有严格的法律规定,不是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 接了怎么说?第一,表明身份,确认对方身份,问清楚对方是哪个机构的,工号多少(虽然很多催收不会给,但可以问),第二,了解清楚欠款情况:本金多少,利息多少,逾期多久,违约金多少,这些都要一一核实,避免被乱收费,第三,语气要平静,但态度要坚定,不要被对方的气势吓倒,也不要跟对方对骂,保持理性沟通。
有效沟通:别让催收牵着鼻子走,也别把话说死!
沟通是门艺术,跟催收沟通更是如此。
- 不要轻易承诺你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对方让你明天必须还全款,你明明没这个能力,却为了暂时应付说“好”,结果还不上,只会让对方觉得你在敷衍,后续催收可能更紧。
- 主动说明情况,表达还款意愿,如果你确实遇到了困难,比如失业、生病等,要主动跟催收说明,不是不想还,是暂时还不了,并且明确表达你有还款意愿,只是需要时间和合理的方案。
- 如果对方态度恶劣、言语威胁、骚扰你的家人朋友,要明确告知这是不合法的,可以说:“你们的心情我理解,但请你们注意沟通方式,不要使用威胁恐吓的语言,也不要骚扰我的家人朋友,这已经涉嫌违法了,如果你们继续这样,我会保留证据向银保监会投诉,甚至报警。” (注意,说这话的时候自己也要心平气和,别变成互相指责)。
主动协商:争取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还款方案
这是最核心的一步,光接电话、沟通还不够,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
- 计算自己的实际还款能力,好好盘点一下自己的资产和收入,看看每个月能拿出多少钱来还款,这是协商的基础。
- 提出合理的还款诉求,申请延期还款、分期还款(比如停息挂账,虽然这个很难,但可以争取)、减免部分不合理的违约金或利息(特别是那些年化利率超过国家规定上限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 保留好所有证据,通话记录、短信、微信聊天记录、催收函等等,都要截图、录音(注意,在我国,单方面录音在不侵犯他人隐私的情况下,通常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万一后续发生纠纷,这些都是你的武器。
- 如果对方同意协商方案,一定要争取书面协议,口头承诺不靠谱,白纸黑字才是保障。
警惕非法催收,保护自身权益
现在国家对暴力催收管得很严,大家要知道哪些催收行为是违法的,遇到了要勇敢说“不”并保留证据:
- 未经允许,频繁拨打你的电话,或者在夜间、凌晨等不合适的时间打电话。
- 骚扰、威胁、恐吓你本人或你的家人、朋友、同事。
- 公开你的个人信息,比如把你的欠款信息发到网上、贴到社区。
- 冒充公检法、律师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催收。
- 非法上门催收,比如闯入你家、在你家门口泼油漆、拉横幅等。
遇到以上情况,除了前面说的保留证据,还可以向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当地银保监会派出机构、12315消费者协会等进行投诉,情节严重的,直接报警。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例子,就叫小王吧,小王因为投资失败,欠了某网贷平台5万块钱,逾期了3个月,催收电话从一开始的“温馨提醒”变成了后来的“夺命连环call”,甚至打到了他父母那里,说小王再不还钱就要上门“家访”,小王一开始很害怕,不敢接电话,结果催收更疯狂。
后来小王找到我咨询,我告诉他,首先要主动联系平台,不能躲,他按照我的建议,接了催收电话,首先核实了对方身份和欠款明细,发现里面有一笔高额的“逾期管理费”,小王冷静地向对方说明自己的困难,表示愿意还款,但希望对方能减免不合理的费用,并给予一定的分期,催收一开始不同意,态度也不好,还威胁要爆通讯录,小王当即录了音,并明确告知对方这种行为是违法的,自己会向监管部门投诉。
几次沟通下来,加上小王确实提供了自己经济困难的证明(失业证明),平台最终同意减免部分违约金,并将剩余欠款分12期偿还,每期还4000多,小王虽然压力还是很大,但总算有了一个明确的还款计划,不用再提心吊胆过日子了。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面对催收,逃避不是办法,主动、理性、合法地去应对和协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法条链接
咱们来看看相关的法律规定,让大家心里更有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八条: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这为协商延期提供了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过高的违约金是可以请求法院调低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除外。(超过LPR四倍的利息,法律不保护,你可以拒绝支付)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条:在特殊情况下,确认信用卡欠款金额超出持卡人还款能力、且持卡人仍有还款意愿的,发卡银行可以与持卡人平等协商,达成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5年。(虽然这是针对信用卡的,但很多网贷平台在协商时也会参考类似精神)
-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催收非法债务罪】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这是2021年刑法修正案新增的罪名,专门打击非法催收行为!)
律师总结
好了,说了这么多,给大家总结一下核心要点:
- 逾期不可怕,逃避才可怕:面对催收电话,要勇敢面对,积极沟通。
- 保持冷静,理性应对:别被催收的情绪带着走,自己先稳住阵脚。
- 核实信息,保留证据:这是保护自己的关键,也是协商和维权的基础。
- 主动协商,争取方案:根据自身情况,提出合理诉求,努力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还款计划。
- 警惕违法,及时维权:明确知道哪些是非法催收行为,遇到了要敢于说不,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催收方可以为所欲为,你有还款的义务,同时也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如果自己搞不定,或者遇到了非常棘手的非法催收,别忘了,你还可以寻求专业的法律帮助。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那些正在经历逾期困扰的朋友们,生活总有风雨,但办法总比困难多,积极面对,总能过去的!
贷款逾期,催收电话快打爆了?别急,教你几招正确应对!,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