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怎么算?账上明明有钱,为啥拿不到手?
客户签了合同、货也发了,发票也开了,账面上写着“应收账款”几十万,可钱就是迟迟不到账,催吧,对方推三阻四;不催吧,公司现金流快断了,这时候你是不是会问一句:“这应收账款到底该怎么算?它到底是真钱还是纸...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年底一查账,银行账户里躺着几十万,心里美滋滋,结果老板一拍桌子:“今年亏了!”你一脸懵:钱都在,怎么还亏了?其实啊,这背后藏着一个很多人都搞不清的真相:“有钱”不等于“赚钱”,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清楚——公司利润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很多人一开始做公司,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收到的钱”当成“赚到的钱”,比如你开了家奶茶店,一个月卖了10万元,看着流水哗哗进账,觉得稳了,可你有没有算过:

这么一算,真正剩下的可能连1.5万都不到,而这1.5万,才是你这个月的利润。
所以记住一句话:利润 = 收入 - 成本 - 费用 - 税金
不是你收了多少,而是你最后能留下多少。
很多老板只盯着“花出去的钱”,却忽略了那些看不见的成本。
从法律和财务角度看,隐性成本也必须计入,否则你的“利润”就是虚高的,长期下去会误导经营决策。
这里有个关键点:公司账上的利润(会计利润)和报税时的利润(应纳税所得额)不一定一样。
举个例子:你买了一台20万的咖啡机,按会计准则可以分5年折旧,每年算4万成本,但税务局可能允许你当年一次性扣除,这就导致:
这种差异是合法的,叫“暂时性差异”,但你得懂规则,不然容易被罚。
我去年接了个案子,一对夫妻开餐饮店,年流水130万,看着风光,结果想转手时请会计师一审计,发现连续三年“账面利润”都是负的。
为什么?因为他们根本没建账,所有支出都用个人卡付,收入进个人微信,房租写的是老公名字,没开发票;员工工资现金发,没申报个税;设备采购全是白条。
结果呢?成本无法入账 → 利润虚高 → 税务稽查补税+罚款80多万,最后别说转让,连注销都办不了,还得倒贴钱处理债务。
这就是典型的“赚了钱,赔了命”,你以为公司在赚钱,其实是你在用家庭资产给公司兜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条明确要求:
“纳税人必须依法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账,进行核算。”
换句话说:没有合规账目,你的“利润”在法律上就不成立。
公司利润不是靠感觉算的,它是一套严谨的法律+财务体系下的产物,作为老板,你可以不懂分录,但必须明白三件事:
一家公司真正的实力,不在于它收了多少钱,而在于它能留下多少利润,并且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检验。
别让“我以为”毁了你辛苦打拼的事业,从今天起,好好算账,清清楚楚赚钱,踏踏实实经营,这才是长久之道。
公司利润怎么算?账上明明有钱,为啥说没赚到?,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年底一查账,银行账户里躺着几十万,心里美滋滋,结果老板一拍桌子:“今年亏了!”你一脸...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